你買NFT了嗎?NFT創造2021年數位經濟奇蹟—但這波熱潮會不會變成一場泡影?

2021-12-24 11:47

? 人氣

2021年藝術界湧現許多具代表性的NFT項目,儼然成為另一股炒作熱潮(圖/羅芙奧提供)

2021年藝術界湧現許多具代表性的NFT項目,儼然成為另一股炒作熱潮(圖/羅芙奧提供)

我們想讓你知道:回顧2021年,加密貨幣再掀狂潮與伴隨而來的NFT話題脫不了關係,這種近年才出現的數位藝術形式,究竟是炒作還是大有可為?作者認為,NFT距離普羅大眾的生活依然遙遠,但元宇宙的發展,可能將助其一臂之力。

除了藝人私事、公投資訊之外,你最近是不是也很常被NFT的新聞洗版呢?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今年以來,NFT以極大聲量進入大眾視野。原先,區塊鏈、幣圈和NFT似乎只是專屬科技新貴、新創玩家的話題;但隨著加密貨幣價格波動成為日益熱門的新聞,NFT也一起躍上主流媒體版面。NFT所締造的「經濟奇蹟」,更讓許多人一窩蜂地想跨入這個新領域,最為大眾熟知的就是今年三月,名為Beeple 的數位藝術家以6,930萬(美元,以下同,約合新台幣19.05億元)天價,賣出作品《Everydays:The First 5000 Days》,刷新NFT歷來最高成交紀錄。

Everydays: the First 5000 Days(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Everydays: the First 5000 Days破紀錄的6,930萬美元成交價,一舉將NFT推上藝術界熱門話題(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熱度極高的NFT會逐漸走向成熟、穩定的Web 3.0新互動模式?還是落入2000年代網路泡沫化的下場呢?我們先梳理NFT的前世今生,來再預測未來發展吧!(延伸閱讀:NFT是商人割韭菜的新議題,還是一種全新的獲利思維? 一文解讀這波加密幣熱潮)

NFT 發展簡史—沒想到數位藝術竟能創造大商機!

NFT 全名「Non-Fungible Tokens」,中文叫「非同質化代幣」,它可當作虛擬貨幣帳本上的特定數位資產,利用加密貨幣的特性,透明地記錄所有經手買家與價格,因此擁有可驗證性、稀缺性的獨一無二特質。NFT的出現,讓藝術家可以用此虛擬貨幣交易無限延伸出數位收藏的場域,使數位藝術品能在網路與幣圈中同步為買家留下所有權證明,藝術品的流通因此將更加去中心化、更加民主化,是一種全新的收藏形式。(延伸閱讀:NFT如何撼動藝術界?它讓數位內容增值千萬元,但代價……是超耗電)

目前被認為最早創造出全世界第一個NFT的,是住在紐約的一名藝術家Kevin McCoy。比起在拍賣會上「像是戰爭一樣的公開競標」,McCoy更喜歡在藝廊或一對一的場合的買賣作品。於是早在加密貨幣爆炸性成長前的2014年5月3日,他創造了「Quantum」—乍看之下有點「迷幻感」的螢光色八邊形動態圖片。而這項NFT始祖作品今年已用7百萬美元出售。

同一年,創業家Robert Dermody等人建立了以比特幣區塊鏈為基礎的點對點金融平台「Counterparty」,讓使用者可以自由創建資產並實現去中心化的交易,知名的「悲傷青蛙(PEPENOPOULOS)」迷因圖也轉化成加密貨幣藝術,以「Rare Pepe」之名從此平台中誕生,更在2021年創造超過4百萬美元的價值。

rare pepe(圖片來源:Rare Pepe Collection)
廣為流傳的梗圖rare pepe,先前也被製成NFT(圖片來源:Rare Pepe Collection)

時間快轉到2018年,NFT正式進入成長極快的上升期。除了加密貨幣更為大眾熟知,NFT創造的高額拍賣成交紀錄,也讓不少藝術家紛紛投入,希望從中分一杯羹。例如2018年情人節時,攝影師Kevin Abosch拍攝The Forever Rose(永生花)的照片,竟以100萬美元成交,此照片也象徵著藝術作品可透過加密形式永遠存在數位世界中,不會凋零。對藝術家來說,傳統拍賣市場裡的中介商、經紀人等角色讓交易過程充滿黑箱嫌疑,所有環節加起來,可能讓藝術品被抽取高達成交價格40%的佣金,削減創作者的收入與自由。但NFT技術讓數位藝術品的創造與拍賣過程變得透明、簡單,並且透過更多平台、團隊不斷加入幣圈與NFT所組成的龐大產業鏈,延伸出許多應用,更能滿足不同創作者、收藏家、買賣雙方的多樣化需求。例如打造「謎戀貓(CryptoKitties)」NFT的團隊DapperLabs創造了「FLOW 公鏈」,以多核心、四節點的運算架構來解決以太坊較長的計算時間,優化其擴展性問題,讓交易更有效率。

藝術、遊戲和跨界合作正夯,此外NFT還有什麼最新應用?

隨著NFT日益受到重視,除了上述新技術陸續加入,應用也越來越親民、普及。以台灣例子來說,藝術、遊戲、IP進軍NFT已經不夠看,傳統小吃也搞加密藝術才厲害!2021年11月底成為全台灣第一家 NFT 炸物店的師園鹹酥雞,於台灣平台Oursong上發行NFT,把約40種的台灣小吃炸物品項紛紛上架到平台上販售,此舉成功引起台灣社群熱議,話題傳開後,也讓更多網路鄉民終於初步認識「何謂NFT」,並也讓師園團隊賺了一筆,因為多數NFT在開賣一天內,價格就瘋漲百倍!(延伸閱讀:鹽酥雞做NFT,價格3天漲800倍!萬物都可NFT、全球創作者湧入,第三季交易量破百億)

除了平價小吃外,其他科技龍頭自然也不會放過這個新興趨勢。如通訊軟體LINE於12月16日宣布,將要創立新子品牌「LINE NEXT」,專注於NFT業務,並且也將試圖打造更親近一般用戶的NFT交易平台;未來只要有LINE帳號,即可透過LINE NEXT傳送、管理加密貨幣與NFT資產。LINE在台已經包辦了通訊、新聞、戲劇娛樂、金融與網銀服務,現在又要進攻區塊鏈市場,顯然是希望能全方位地抓住使用者的各種數位需求。在同一周,宏達電(HTC)也推出NFT交易平台,以旗下耕耘多年的VIVE Arts 出發,結合VR/AR/XR技術打造國際藝術數位平台。

NFT的未來何去何從?會與元宇宙一起普及化嗎?

NFT結合區塊鏈技術,在數位藝術圈已經掀起一股巨浪,它讓收藏家可以擁有數位藝術作品,財產轉移過程簡單且乾淨;對創作者來說,NFT讓複雜、冗長的商業交易過程變得簡單、透明,而且創作者有機會因產業未來性,賺進比預期更大筆的財富,此外,透明化的交易過程都寫在鏈上,更逼著藝術家直接面對市場評價,不再當個象牙塔裡的「文青」,可謂在藝術拍賣領域引進一股活水。(延伸閱讀:比百年鑽石行銷騙局更精彩的把戲:加密貨幣!?

除了藝術外,現在也有許多團體將NFT概念結合金融、串流服務、健康醫療、永續議題倡議等領域,翻轉出更多樣的應用。例如透過NFT,歌曲擁有者可以分拆版權,把歌曲的碎片化所有權賣給粉絲,使購買者可以獲得串流版稅來獲利。再例如台灣的GPE好事交易所,藉由NFT藝術品喚起大眾對森林永續、減少碳排放的意識,植樹證明也可以利用區塊鏈來完成,利用新興技術來擴散環境意識。

但NFT現在這麼熱門,似乎各種領域、各個品牌都可與其結合、分一杯羹,也讓許多網友質疑「真的有這麼好賺嗎」?不乏有反方質疑,許多企業、品牌、新創透過NFT來「蹭」熱度,皮相上是順應幣圈潮流、做出改變,骨子只是換湯不換藥的庸俗點子,其實沒有結合NFT的必要,實際上能否為加密貨幣帶來新的價值?也很難說。另外,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Bill Gates)也曾質疑加密貨幣「根本不環保」,也被某些金融業批評「區塊鏈計算過慢」、「效率低」,這些技術面問題也有待克服。

當然,新技術很容易成為新騙局的題材。不懂其運作的新手小白若遇到騙局,很有可能意外洩露貨幣或金融資訊,成為被詐騙的可憐受害者。而面對這些技術的蓬勃發展,許多國家、政府都尚未準備好法規面的應對,如何面對順應潮流而出現的金融詐騙,成為監管上的難題。不過有錯的從來不是這些新興技術,而是濫用、炒熱技術來達到自身利益的不肖業者,我們該思考的是如何加強安全性,並透過監管來降低詐騙風險,而不是一味地害怕新技術帶給我們生活的改變。

我認為,NFT要真的與普羅大眾接壤尚還有一段長路要走。加密貨幣雖然已經越來越方便,但在使用上還需一些門檻,且加密貨幣的升值與貶值波動過大,例如中美洲國家薩爾瓦多勇敢地將比特幣設為國家法幣,但只要一暴跌就會造成嚴重損失。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主席鮑威爾也曾表示,加密貨幣屬「投機性資產」,穩定度仍不夠,這使許多企業雖然會購買加密貨幣作為部分資產,但仍不敢以加密貨幣作為主要的資產流通工具。

也許將來有一天,加密貨幣與NFT的問題會隨著元宇宙發展而趨於安定。想像一下,若是未來我們人類主要都依靠元宇宙作為溝通、教育、工作、娛樂的重要領域,那麼在上面運作的貨幣很有可能就會是現在發展的加密貨幣,到時候NFT產業一定可以迎來更普及化的未來。


作者來自NCCU,從科技媒體到數位行銷,這輩子應該離不開網路圈。其他作品詳見個人Medium

責任編輯/周岐原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