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不想搬到養老院!美國這群老人創互助聚落、扭轉孤獨老困境,啟發全美數百個村落效仿

2020-12-30 17:34

? 人氣

孤獨老快速成長

導致全球性孤獨的一個現代趨勢,看起來似乎是個好消息:年老人口的人數來到史上新高,人們的壽命愈來愈長。有誰不想活久一點呢?不過,就和科技與行動力的不斷提升一樣,這個趨勢也可能帶來好壞參半的結果。壽命的延長會帶來健康上的挑戰,同時使我們失去一些東西。現今世界上最長壽的人不僅活得比伴侶、朋友和其他摰愛之人更久,甚至活得比自己的孩子還要久。許多人失去身體上的一些能力,還有許多人活在相對與世隔絕的狀態中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在快速現代化的國家(像是中國和韓國),這個問題會顯得格外尖銳,因為流動人口往往把家裡的長輩留在家鄉。這些社會傳統上以尊重與敬意對待長輩。這些長輩在多個世代組成的大家庭裡,位居最高的地位,將智慧與人生經驗傳承給下一代,並且和年輕世代一起生活,沒有隔閡。然而, 原本期待得到這種尊敬與照顧的長輩,突然被到城市討生活的孩子留在家鄉,這可能會使他們覺得自己遭到拋棄與背叛,並因此陷入絕望。在南韓,從1990 到2009 年,年長者自殺率上升了五倍,在2017 年,南韓的年長者自殺率仍位居工業化國家之首。在台灣,年長者的自殺率是其他年齡層的兩倍。在中國,自1990 年代以來,都市年長者的自殺率上升了一倍以上。

西方的年長者比較習慣獨居。然而,當他們需要協助時,往往會覺得丟臉與難以啟齒。他們的家人可能因為沒有照顧長輩的習慣,而沒有提供他們協助。隨著上個世紀的嬰兒潮年紀漸長,社會服務也要開始解決這個愈來愈迫切的需求。在美國,嬰兒潮占了人口的四分之一,最早一批人在2011 年達到退休年齡。社會服務能否取代過去的大家庭對長輩的照顧,以及長輩對晚輩的教導,令人存疑。

長輩能為家人指引方向,提醒他們家族過去有哪些歷史、傳統與儀式,這將有助於晚輩獲得歸屬感與身分認同。然而,絕大多數的美國人不住在多代同堂的大家庭裡。當年長者的年紀愈來愈大,同輩逐漸凋零,他們陷入孤獨的風險終將慢慢浮現。

自從老伴過世之後,安妮也開始與孤獨奮戰,就和許多同年齡的人一樣。安妮的丈夫在兩年前過世。現在,她一個人住在普通的郊區住宅裡,那個房子是他們夫妻倆把三個兒子養大的地方。安妮的個子很嬌小,人瘦瘦的,一頭白髮剪成了時尚的短髮。她已經八十八歲,但腿力仍然很好。她住在加州灣區,經常自家附近的步道健走,而且出門都是自己開車。雖然語帶保留,但她很喜歡談起丈夫詹姆斯的事,以及他們兩人如何把兒子帶大的往事。

她說,孩子還小的時候,家裡總是像被颱風掃過一樣, 但她很喜歡那樣的生活。週末要忙著到鄰居家聚會,還要出席兒子參加的各種比賽。當詹姆斯帶報社同事到家裡作客時,她就要負責招待客人。詹姆斯喜歡交朋友,而且對人慷慨大方。安妮則積極參與社區的活動。接下來,他們升格當祖父母。兒子很照顧他們,而且都住在附近。因此,安妮依然不曾感受到空巢期的寂寞。

此外,她和詹姆斯一直維持活躍、健康的生活,而且深愛彼此,這有助於她一直處於良好的狀況。他們在1956 年結婚,感情一直很好。安妮很珍惜他們對彼此的扶持。「那就像是,不論發生什麼事,有個人會永遠在背後支持你。」

詹姆斯退休之後,他們有更多的時間相處。詹姆斯開始學畫畫,他們夫妻倆都很喜歡兒子帶孫子回家玩。他們自己也有很多朋友。

然而,隨著年紀愈來愈大,許多朋友被癌症或心臟病擊倒,他們的社交網絡逐漸縮小。2012 年,詹姆斯的健康開始出狀況,覺得胸悶和體力衰退。有一次跌倒之後,詹姆斯開始需要長期的照顧,而這些壓力也影響安妮的健康狀況。

最後,他們決定讓詹姆斯住進安養院,讓他得到全天候的照顧。安妮將近六十年不曾獨居,需要一點時間適應。不過,她靠著照顧詹姆斯讓自己保持忙碌。她陪詹姆斯去醫院看診,大多數的日子都陪在他身邊。隨著時間的流逝,有更多老朋友離開人世,安養院的病友也是。在安養院住了兩年之後,詹姆斯也離開了人世,享年八十九歲。

雖然安妮已經做好心理準備,但詹姆斯的過世還是帶給她很大的衝擊。時間並沒有療癒安妮心中的傷痛。兒子們輪流回家幫忙整理家務和庭院。孫子此時都已經是青少年,他們在時間允許時也會來看安妮。然而,他們的生活被運動、和朋友出去玩,以及調適社會文化和科技的許多變化占滿了。對他們來說,要適應那些變化就像呼吸一樣輕鬆自然。

但對安妮而言,外界的變化愈來愈難以適應,因為年紀真的會改變一切。「這就好像一直以來,你積極預先做好規劃,」她說,「然後你突然不用做計劃了。」覺得自己被冷落了,想要跟上時代的步伐,又很困難

安妮的頭腦還是很靈光,心境也很年輕,但她的低沉聲音隨著年紀變得沙啞。她最近被診斷出乳癌,不過,癌細胞擴散得很慢,暫時還不需要積極治療。她的體力開始衰退, 無法像從前那樣做那麼多事情。她不知道自己獨立自主的生活能力還能維持多久。

「這種感覺有點令人失落,」她說。「哇,死亡一直都在,只不過在過去顯得似乎很遙遠。」一想到她必須獨自面對死亡,她開始覺得孤獨

蘇菲.安德魯斯(Sophie Andrews)非常了解像安妮這樣的年長者。安德魯斯是「銀線」(Silver Line)的總裁, 「銀線」是為英國年長者服務的電話客服中心,它的座右銘是:「沒有哪個問題大到不能處理,沒有哪個問題小到不必處理,沒有人必須獨自面對一切。」

自2013 年啟用以來,「銀線」接到的電話每個月成長10%,全都是靠使用者的口耳相傳,至今,他們已經接了兩百萬通電話。「孤獨被汙名化得很厲害,」  安德魯斯說。「對許多人來說,我們這裡是他們唯一可以找到傾訴對象的地方。」

「銀線」接到的電話有固定的模式。白天接到的是查詢類的電話。來電者想要知道如何找到某種服務,或是如何與其他年長者互相認識。安德魯斯說,到了晚上,「我們變成比較像是沙發上的朋友⋯⋯人們打電話來道晚安。」再更晚一點,「人們的情緒會變得比較低落。他們會覺得寂寞。然後又來到早上,他們又開始打電話來道早安,找人聊天。」

但是「銀線」只能幫助打電話進來的人。許多年長者認為,請求協助就等於承認失敗,尤其是參與過二次世界大戰、總是對自己的自立自強感到驕傲的人。當年長者擔心自己會被家人視為負擔,擔心要被迫接受新的居住狀況,他們不願意向外求援的情況往往會變得更嚴重。許多年長者因為害怕失去他們珍視的獨立性,而「選擇」默默忍受孤獨。

不過,另一群人卻透過年長人口的增長,找到社會優勢。這個觀念是由一群住在波士頓的年長者在1999 年想出來的。他們向彼此提出一個問題:假如我們一同組成一個支持系統,互相扶持,會怎麼樣?

這就是「村落運動」(Village Movement)的起點。現在,村落運動已經在美國遍地開花,涵蓋超過三百五十個由當地年長者組成的非營利組織。

住在燈塔山(Beacon Hill)的創立者們知道一件事:他們不想從家裡搬到養老院去住。於是他們組成一個會員制社群「燈塔山村落」(Beacon Hill Village),社群的使命是協助彼此「主導自己的生活,創造自己的未來,活出精采的人生」。他們以村落為單位,找幫手來解決他們日常生活中的挑戰,包括開車送他們去看醫生、到賣場買日用品,以及整理打掃家裡。會員也會互相推薦值得信賴的專業人員,像是水管工和理財顧問。或許最重要的部分是,他們定期聚會, 一起從事大家都有興趣的活動,包括工作坊、音樂會和志工活動。

「燈塔山村落」啟發了全美國數百個其他的村落,包括「舊金山村落」。「舊金山村落」根據郵遞區號,形成高度在地化的小型「鄰里圈」(Neighborhood Circles)。這些組織的原則促成了當地鄰里的緊密連結,這在舊金山顯得格外珍貴,因為愈來愈明顯的中產階級化與居民遷徙,使年長者變得更加孤立。

「舊金山村落」的執行長凱特.霍克(Kate Hoepke)告訴我,他們開的課程主要是為了協助會員「適應舊金山今日快速變化的文化與經濟面貌」,使會員不僅彼此連結,也能融入周遭的城市律動。這些課程包括高中生與零工經濟班的指導交換計劃。許多課程是由會員自己組織和主持的,它們建立在互惠文化上,那正是村落精神的核心。

霍克告訴我,「會員可以尋求和給予協助。互惠意味著你們要互相依賴,一同在地老化(age in place)。這種集體需求是促成舊金山村落的社交連結的動力。

七十一歲的茱蒂.雅各(Judy Jacobs)加入舊金山村落已經好幾年了。她將舊金山村落比擬為年長者的大學。「你投入什麼,就會得到什麼。」

她還記得,她參加了一個腦部健康工作坊。「每個星期上一次課,其中一些女性成員現在已經變成我的好朋友了。我們就像姊妹淘一樣,因為每個星期都會見面。」

雅各發現,最有價值的課程,是那些幫助會員學習如何說出自己的故事的課程,不論是透過寫作、藝術創作,或是說故事。「人們想要說出自己的故事,」她說,「我想,我們所有人都想要知道,我們在這個世界上還是很重要,我們觸及了彼此的人生。」

作者介紹|維偉克.莫西 Vivek H. Murthy

曾任美國第19任公共衛生署長(Surgeon General of the United States),也是拜登任命的公共衛生署長。身為「國家醫生」,他致力於保護全美國人的健康,呼龥全民關注重大公共衛生議題,包括鴉片類藥物泛濫、電子菸和情緒健康與福祉。

擔任公職前,他從事疫苗開發與臨床實驗的研究,並創立了幾個組織,聚焦於愛滋病教育、鄉村醫療、醫師倡議,以及臨床實驗優化。莫西在哈佛大學取得學士學位,再從耶魯大學取得醫學博士學位和企管碩士學位,在布萊根婦女醫院(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與哈佛醫學院完成內科住院醫師訓練,並任教於哈佛醫學院。莫西和妻子陳次英( Alice Chen)與兩個孩子現居華盛頓特區。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 天下雜誌《當我們一起:疏離的時代,愛與連結是弭平傷痕、終結孤獨的最強大復原力量》(原標題:孤獨老快速成長,連結是高齡化社會必備的社會健康行動)

責任編輯/陳怡蓁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