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很黑心,都故意低價買藥、賣貴賺價差?其實在現今健保制度下,醫院實在超無奈

2017-07-13 10:41

? 人氣

「醫院都故意以很低的價錢買藥,再賣貴來賺價差」、「你看看,多離譜啊,一年幾百億的藥價差,怪不得醫生都這麼愛開藥。」、「沒錯,就是有這些人在貪,怪不得保費越繳越多,健保卻一直在喊窮。」以上這些話,相信生活在台灣的大家都不陌生,「藥價黑洞」這個詞在台灣乃集負面與貪婪於一身的罪惡,人們仇視從中獲利的醫院、藥廠。

但是,事實真的是如此嗎?

在探討藥價差形成的原因之前,先認識訂定藥價的食物鏈。食物鏈的頂層為健保署,中間是醫院,最底層是藥廠。在價格導向的健保制度下,健保壓迫醫院,醫院為難藥廠。因此討論藥價差時,我們要從三個立場去看。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圖/維京人酒吧提供)
健保署、醫院、藥廠關係(圖/鄭筱儒製|維京人酒吧提供)

健保署

根據健保署對外的公告可知,藥價差是合理的存在,目的是給醫院協調的空間。政府會先訂出一個藥價基準,醫院再去和藥廠談,依據採貨的細節會有不同的折扣,通常會以比藥價基準更低的價錢購入藥品。然而一段時間後,政府發現市場上的藥價降低,即會把藥價再訂得更低,如此往復循環,現今一顆頭痛藥可能只要0.13元新台幣,對比藥局販售一顆約15元新台幣的普拿疼,立見藥價之低。

醫院

健保支付是採總額支付制度,但是需先經過核刪。醫生看診後,會依點數要求核銷,但是通常核刪後的結果,會有15%的醫療行為被匿名核刪者以非必要醫療行為為由拒絕核銷。此制度的本意是為了減少醫療資源的浪費,但核刪者匿名(無法確知是否為該科專科醫師)、事後(醫療行為已進行後)才核刪等……,亦引起許多爭議。

換句話說,健保點數價值走貶,在已進行完醫療行為(花錢)後,醫院最終只能取得85%的錢,剩下的15%要自行吸收,而這筆錢通常會轉嫁給醫師,要求醫師負責。因此,在固定虧錢的情況下,醫院以藥價來解決這個問題,以和藥廠談判出更低的價錢來補貼。這樣的結果,藥效將不再是最大的考量,價差夠大、夠便宜的藥才會被醫院所進,無形中也限制了醫師的用藥。

(圖/維京人酒吧提供)
健保收據,應付金額為民眾自付額度,單位為新台幣;健保給付為健保點數,目前1點價值=0.85新台幣(圖/維京人酒吧提供)

藥廠

建置一座藥廠需要花費數百億美元的資金,研發新藥的成本從較低的8億美元至20億美元不等,但是藥價卻屢屢創新低。在台灣這樣的體制與環境下,藥廠只好以改包裝、換成份來削弱成本,以取得平衡。舉例而言,以鋁箔(PTP)防潮包裝的錠劑口服藥品,因為包裝實在不符成本,會改以大罐裝1000顆的形式販售給醫院,但是罐裝只要一打開就容易受潮,藥師包藥時若數錯顆數也只能徒手再放回,整體品質與衛生大受影響。另外,也會降低藥中較昂貴的成分的比例,藥效因此受影響。

許多藥廠受不了台灣的環境,因此紛紛自台灣市場退場;新研發的藥通常也因為售價,無法被市場所接受。換句話說,台灣人以享有優秀健保制度驕傲,但實際上卻因此成為最大的受害者

結論

在探討藥價差形成的原因時,會發現「藥價黑洞」這個名詞其實污名化了藥價差,但藥價差的存在卻是政府有意形成的結果;藥價差甚至是在對醫院不友善的環境中不得已的補貼方法之一。然而,現行制度不斷調低藥價,使藥廠沒有生存空間,最後的受害者就是民眾。因此,筆者建議健保制度針對總額支付、匿名核刪的部分應該要做修正,讓醫療人員可以在友善的環境下照顧民眾的健康;同時,大家對於「藥價黑洞」的理解要有所改變,唯有停止仇視、對醫護藥廠多些同理與體諒,才能共同創造一個嘉惠彼此,真正值得驕傲的健保制度。

參考資料

天下雜誌 你吃的藥有效嗎?
關鍵評論網 醫院都靠藥價差A錢?拜託,始作俑者根本就是健保局
全民健康保險辦理藥品給付、價格訂定及調整Q&A
遠見雜誌 你吃的藥比糖果便宜,只值0.13元?

文/ 古乙辰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維京人酒吧(原標題:藥價黑洞是誰的錯?)
責任編輯/林安儒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