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小孩正在「轉大人」愛頂嘴難教?心理師:接受他們想長大是最首要的…

2017-05-03 10:30

? 人氣

國小的高年級似乎是一個家庭的轉捩點,家長不約而同,在小孩到這時期會產生很多憤怒感和無助感,經常聽到家長抱怨小孩這也不配合、那也不願意,常常在學校惹麻煩,不然就是在家情緒暴躁,每天跟他們相處像打仗一樣,都要繃緊神經。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圖/@Unsplash)
脾氣變暴躁、沒耐性,行為較衝動,其實是大家都經歷過的青春期。(圖/Jason Rosewell@Unsplash)

這時期的小朋友在生理、心理上都有比較多的變化,可能會比較沒有辦法有效的情緒控制或衝動控制,常常覺得小孩愛頂嘴、叫不動、懶散、叛逆、故意找碴,因此這時家長和小孩子間就很容易產生緊張的關係,甚至會有僵持不下或者冷戰的情況,很多家長會因為沒有方法處理感到很頭疼,甚至會因為小孩的轉變而感到心灰意冷,小孩是不是學壞了?

正在轉大人,生理功能在啟動

這階段小朋友在生理上進入青春期的階段,荷爾蒙的大量產生,身體上開始會有一些變化,在情緒和行為都會比較難以控制一點,脾氣會變暴躁、沒有耐性,行為會比較衝動。

(圖/@Unsplash)
生理、心理都在急速轉變的過程,不只父母,小孩也在苦惱中。(圖/Vance Osterhout@Unsplash)

人生任務進入到下一階段,心理在找尋自己是誰

而在心理上,有名的心理學家艾瑞克森就提到這年齡的人,階段的任務進入到自我認同和角色混淆,開始想要了解自己到底是甚麼樣的人、甚麼樣的角色,因此會去向外證明自己、尋求認同、展現能力,因此在生理、心理都在急速轉變的過程,父母往往會無法接受小孩的轉變和個性上的不同,覺得自己小孩是不是學壞、很難教導,當家中有這時期的小孩,家長請先別太緊張和擔心,小孩在蛻變成長,因此家長也不能再用舊的方式與他們相處。

(示意圖非本人/翻攝自youtube)
小孩想長大的心情,不可以忽略啊。(示意圖非本人/翻攝自youtube)

1.接受他們想要長大

很多家長會無法適應小孩的轉變,但是這些過程是他們必經的旅程,他們的頂嘴和抗議是另外一種展現自我意識與想法的方式。

雖然這樣的方式家長可能不能接受,但唯有先知道這是成長的一部分,就比較能接受這樣的情況,不至於被小孩的行為激怒或引發更多的衝突,不被激怒才有更多的空間和理性來改善這樣的狀況。

2.由教導轉變成引導

當小孩還小時,家長會給予比較多教導,讓小孩可以獲得更多的知識和方法。

但是當小孩開始有自己的想法之後,教導就會變的比較難讓小孩接受,小孩開始會有很多自己的意見,這時候家長可以改變自己想要教導的念頭,讓小孩充分展現自己的意見和想法後,再用引導的方式去討論,引導的關鍵就是,將小孩的意見視為重要的,這不僅讓小孩可以覺得被尊重,更可以讓家長了解小孩的思考模式。(延伸閱讀:「五句訣」馬上讓孩子感覺「爸爸你懂我」)

3.規範明確,保留彈性

小孩會很想要甚麼都自己決定、自己做主,家長可以在適度的空間中給予權力,但是並非沒有規範與原則,可以找適當的時機,和小孩一起討論哪些事情可以自己作主,但是那些事情還是必須要由家長來管理,像是小孩的身體自主穿衣服、鞋子、髮型、零用錢等可以讓小孩決定,但在外在行為規範上,父母還是必須嚴格要求,尤其是與人身安全(幫派、毒品)和資訊安全(色情、暴力),要求的原則並非避而不談,而是充分討論,唯有討論過後,才能避免因為好奇和無知去嘗試和接觸。

4.家是愛的避風港

家除了養育、教育的責任,還有最重要就是療育,當小孩在外面受傷、難過、挫折,回到家希望的就是那份溫暖、安慰、了解,若是家庭中缺少這份療育的功能,那小孩就很容易向外追尋,因此家長在教育以外,要有更多的耐心去理解小孩,那些脾氣暴躁、衝動行為的背後都有原因,要去看見那些原因才能避免關係的衝突與惡化。

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必然會經過各種考驗和關卡,每一段都是重要的階段,也都會產生新的問題,進入青春期的小孩雖然讓家長很頭疼,但也這是成長的印記與歷程,蛻變需要很多的改變,因此家長也需要跟著小孩一起成長,透過每一次的成長帶來更多的學習和收獲。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長耳兔談心室(原標題:青春期的小孩真難搞?
責任編輯/蔡昀暻

喜歡這篇文章嗎?

陳儀安心理師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