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病毒就診人次單周破萬!醫師親授,三分鐘搞懂傳染週期、症狀、照顧方式

2019-05-29 11:55

? 人氣

腸病毒來勢洶洶,新手爸媽務必多加注意。(圖/Unsplash)

腸病毒來勢洶洶,新手爸媽務必多加注意。(圖/Unsplash)

編按:夏秋兩季氣溫升高,腸病毒流行趨勢再起。衛服部疾病管制署28日公布數據,上週腸病毒就診人次破萬,直逼流行筏值。5歲以下嬰幼兒為腸病毒併發重症高危險群,新手爸媽務必多加注意。

「腸病毒」是一群病毒,大部分感染這些病毒的兒童會先出現高燒,之後會發現在嘴巴有破洞,或是手、足、屁股出現帶有水泡的疹子。大部份的兒童會痊癒,但有少部分的「腸病毒」,例如克沙奇病毒A8、腸病毒71型或是腸病毒D68型,容易中樞神經感染,而出現腸病毒重症。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無論哪種腸病毒,寶寶精神活力出現異狀就要就醫

克沙奇病毒A8、腸病毒71型發燒後不會出現咳嗽、鼻涕等感冒症狀。腸病毒D68型發燒後,沒有「咽峽炎」破洞和「手足口病」水泡疹子,反而是出現咳嗽鼻涕症狀,隔天就因為四肢無力住院,病情急轉而下,成為讓人聞之色變的「腸病毒重症」!

面對憂心忡忡的父母親,我會告訴他們:「無論是哪一種腸病毒感染,無論有沒有嘴巴破洞、出現疹子、或是咳嗽、流鼻涕,都要特別注意精神活力沒有變化、有沒有出現肌抽蓄、或全身無力等狀況。」

為什麼會得到腸病毒?

腸病毒是生長在腸胃道的病毒,並不是「腸胃炎病毒」,所以不會有嘔吐、拉肚子等腸胃症狀。因為寄居在腸胃道,所以腸病毒會經由病人的口水、噴嚏、糞便散播出去,傳染力也較強。

若是不小心摸到被腸病毒污染的地方,再摸食物或放入嘴裡,就可能將腸病毒吃進體內,若吸入患者的飛沫,也會在不知不覺中被感染。

得過腸病毒就能免疫嗎?

由於「腸病毒」不是一種病毒,而是是一群病毒,包含克沙奇病毒A群、B群、小兒麻痺病毒、伊科病毒及腸病毒等,每一個種類還可以分成許多型別。得過某一型腸病毒後身體會產生具有抵抗力的抗體,下次就不怕同一型腸病毒;但是對其它型的腸病毒仍然沒預防的效果,所以會重複得到腸病毒。

除了小兒麻痺外,目前沒有疫苗可以預防腸病毒。小兒麻痹病毒已經在台灣根除,所以腸病毒病患都是感染其他腸病毒造成,其中以感染腸病毒71型最容易導致嚴重併發症。

一年四季都可能有腸病毒

腸病毒常於夏季、秋季流行,不過在氣候潮濕溫暖的台灣,全年都容易有腸病毒個案,常常發生在十歲以下小孩。大人也會得到腸病毒,只是大多症狀輕微,不容易與一般感冒區分。主要經由腸胃道(糞口、水或食物污染)或呼吸道(飛沫、咳嗽或打噴嚏)傳染,也可經由接觸病患皮膚上的水泡及分泌物而傳染。

腸病毒潛伏期約為三到五天,此時喉嚨與糞便中就含有病毒,具有傳染性。大多數可以在一週左右痊癒,但是痊癒後腸病毒還會持續經由糞便排出約2~3個星期,所以要持續勤洗手,注意衛生。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