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民主政治與僭主政治之界線

2019-05-29 05:30

? 人氣

作者呼籲,民進黨中執會掌握中執會絕對優勢之挺小英者,要冷靜想一想李登輝總統所說「我不是我的我」的民主要義,以及「民主政治與僭主政治之界線」,千萬不要不顧一切,想以絕對的權力,藉「黨內民主機制」之名,行「破壞民主制度」之實。。(資料照,盧逸峰攝)

作者呼籲,民進黨中執會掌握中執會絕對優勢之挺小英者,要冷靜想一想李登輝總統所說「我不是我的我」的民主要義,以及「民主政治與僭主政治之界線」,千萬不要不顧一切,想以絕對的權力,藉「黨內民主機制」之名,行「破壞民主制度」之實。。(資料照,盧逸峰攝)

政治希羅多德、修昔底德、色諾芬等古希臘時代筆下所描述的城邦統治方式其形式,根據柏拉圖與亞里斯多德對主的定義是:「一個不受最高法律約束的統治者,以獲取自己的權勢和利益為第一目標;為了保持自己的權勢,會利用極端、殘酷和狡詐的策略與權勢,來對付國內的人民,以及他所有的敵人。」因此,主統治的城邦,很容易出現獨裁的狀況。法國大革命前出現的民主政治概念,從本質上與政治有明顯的區別。美國總統托馬斯傑佛遜在《獨立宣言》中指稱英國國王喬治三是一主;在法國大革命中,法國國王路易十六被認為是個主;在法國的之後的革命中,拿破崙一世也被認為是一名主。從這個認識而言,過去中國國民黨的兩蔣政權,即中國共產黨自毛澤東以來的統治者,都是具有的獨裁統治者。因此,政治民主政治的敵人。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文藝復興時期之後,亞里斯多德(右)的形象就像拉斐爾的「雅典學院」畫中所描繪的,是位與柏拉圖(左)並列而毫不遜色的偉大學者。(取自維基百科)
根據柏拉圖與亞里斯多德對僭主的定義是:「一個不受最高法律約束的統治者,以獲取自己的權勢和利益為第一目標;為了保持自己的權勢,會利用極端、殘酷和狡詐的策略與權勢,來對付國內的人民,以及他所有的敵人。」因此,僭主統治的城邦,很容易出現獨裁的狀況。(取自維基百科)

台灣脫離威權體制的過程中,民進黨一直以建立民主制度為已任,並以具體實踐黨內民主的方式,而得到台灣人民的支持及國際上民主國家的稱許。因此,民進黨追求的是民主政治,而不是政治然而,從上周三民進黨中執會的辯論過程來看,掌握絕對權力優勢的挺小英者,儼然要將民主政治變為主政治,要不是黨主席卓榮泰捍衛民進黨價值的振之聲與果決之行,而阻止違反民進黨價值的政治行為,暫時解除讓民進黨蒙上破壞歷來所堅持民主價值的不光榮印記。

周折兩個多月的民進黨總統初選爭議,一開始小英說,競爭妨礙團結,演變到小英及挺小英者,以「尊重黨內民主機制」為由,堅持要認為修改進行中的初選辦法。賴清德則堅持君子之爭,認為民主初選在信賴保護下有利團結,並一再強調比賽中更改遊戲規則,不僅違反民主制度,更將傷害民進黨的創黨價值

民進黨自成立以來的三十三年間,提名制度經歷十六次的改變,從美式初選黨員投票、幹部評鑑並行;黨員投票、民調三七開到全民調但排藍等轉變,都是由中執會或全代會決議後公告施行過去的轉變,當然存在透過民主機制下的派系運作。但是,卻未曾發生過經由黨內民主機制完成並公告的初選,被中途更改的鴨霸紀錄。挺小英者1998年時所謂的周伯倫條款為例,事實上,全代會通過該案,是在初選結束後的另案決議。

20190510-SMG0035-賴清德(顏麟宇攝)蔡英文(顏麟宇攝)
作者指出,民進黨自成立以來的三十三年間,提名制度經歷十六次的改變,都是由中執會或全代會決議後公告施行,從未發生過經由黨內民主機制完成並公告的初選,被中途更改的鴨霸紀錄,而挺蔡英文者舉1998年時所謂的周伯倫條款為例,事實上,全代會通過該案,是在初選結束後的另案決議。(資料照,顏麟宇攝,風傳媒合成)

就憲政秩序而言,國家權力來自於憲政秩序,在公平、公正及公開的民主制度下,獲得人民投票的授權,這不僅是普民主價值與概念,更是台灣人所擁有的共識與制度。我國於2017126日實施的《政黨法》第一條明確指出,為建立政黨公平競爭環境,確保政黨之組織及運作符合民主原則,以健全政黨政治。因此,符合民主原則的政黨之組織及運作,是憲政秩序的基礎。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