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洋垃圾」說不!東南亞國家拒當西方世界垃圾場 杜特蒂:不把垃圾帶走,我直接倒回你家領海裡!

2019-05-28 18:30

? 人氣

菲律賓抗議加拿大進口垃圾的標語。(AP)

菲律賓抗議加拿大進口垃圾的標語。(AP)

自2018年開始,中國為保護自家環境,幾乎向所有「洋垃圾」關閉大門,禁止外國廢棄物進口,歐美回收業者因此大舉轉向法規管制較鬆散的東南亞,卻造成當地嚴重的環境問題。英國《衛報》28日報導,現有重量以萬噸計的垃圾貨櫃,堆疊在菲律賓、印尼及越南的港口,來自歐美國家的有毒塑膠廢料也積聚在馬來西亞各地。對此,東南亞各國政府拒絕成為歐美國家的垃圾場,在加大力道落實法規之餘,日前更發動「垃圾戰」要求西方各國運回自家廢棄物,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洋垃圾」橫行東南亞 環境保護、人民健康岌岌可危 

《衛報》(The Guardian)指出,東南亞各國的「洋垃圾」之亂,始於中國2018年以環境保護之名禁止外國垃圾進口。2016年之前,中國一直消化著全球逾半的塑膠、紙類及金屬垃圾,在中國緊閉國門之後,為政府處理垃圾回收的私人企業,遂將如意算盤打到地理位置相近且法規鬆散的東南亞地區。

在法規鬆散、私人回收場只圖一己之利,不重視環保、公共衛生的整體環境下,進口至東南亞各國的垃圾被隨意丟棄於掩埋場,或是不分類別非法燃燒,使毒素極高的氣體四處橫溢。2018年,印尼環境運動人士發現進口垃圾被拿來當作豆腐工廠的燃料;「全球焚化爐替代方案聯盟」(GAIA)4月也在報告中指出,進口垃圾遭任意處理,已造成東南亞國家供水汙染、農作物枯死、民眾呼吸道疾病等問題。泰國、馬來西亞、越南等國政府眼見事態嚴重,自2018年起紛紛立法防止外國垃圾進口,而更激烈的「垃圾戰」則在近期開打。

有害化學物品。(AP)
有害化學物品。(AP)

發動「垃圾戰」 杜特蒂:不拿回去我直接倒進你家海裡

《衛報》分析,許多東南亞國家堅信,唯有透過以退回垃圾為主調的「垃圾戰」,才能迫使西方國家面對自己的垃圾問題,而非持續輸出麻煩。本月中旬,菲律賓總統杜特蒂(Rodrigo Duterte)要求加拿大運回2013年至2014年間出口到菲國、重達1500公噸的69個塑膠垃圾貨櫃箱,否則就要拿兩國外交關係開刀。

菲律賓人民抗議加拿大進口垃圾。(AP)
菲律賓人民抗議加拿大進口垃圾。(AP)

菲律賓總統府發言人帕內羅(Salvador Panelo)嚴正聲明:「作為主權獨立的國家,任何國家皆不應把菲律賓當作垃圾對待。」杜特蒂則宣稱,若加拿大不積極處理,他就要自己雇用船隻,把垃圾直接丟到加拿大領海中。對此,加拿大承諾將收回垃圾,並承認這些垃圾未經菲國政府同意,以商業交易名義運至當地,貨櫃內容物也不只有塑膠,尿布、報紙、寶特瓶等各類垃圾皆參雜其中。

菲律賓總統杜特蒂。(美聯社)
菲律賓總統杜特蒂。(美聯社)

大馬強硬運回西班牙垃圾

馬來西亞政府則在4月23日發布調查報告,聲稱英國、澳洲、美國及德國,都以其他貨品的名義魚目混珠,非法出口垃圾到馬來西亞。根據非政府組織綠色和平(Greenpeace)的數據顯示,馬來西亞的進口垃圾從2016全年的16萬8500公噸,暴增到2018前半年的45萬6000噸。馬國環境部長楊美盈(Yeo Bee Bin)表示:「馬來西亞絕對不做世界的掩埋場,我們會把這些垃圾送回他們的來源國。」日前馬國政府已將5個來自西班牙的非法垃圾貨櫃運回,預計在28日宣布更多相關行動。

堆積在香港瑪頭的貨櫃。(AP)
堆積在香港瑪頭的貨櫃。(AP)

《巴塞爾公約》緩不濟急 垃圾戰暫為最佳解

在本月10日落幕的聯合國《巴塞爾公約》(Basel Convention)第14次締約國大會,187個締約國通過具法律約束力的修正案:在2020年後,欲出口污染、混合或不可回收廢塑料的國家,必須事先取得進口國書面同意才能運送,除了締約國外,以美國為首的非締約國也受此規範。

但儘管東南亞各國政府正針對廢棄物問題加強控管,進口垃圾仍源源不絕湧入,2020年才生效的《巴塞爾公約》修正案看起來也緩不濟急。近5個月來,印尼廖內群島省(Riau Islands)的港口,陸續累積60個堆滿致命有毒垃圾的貨櫃,菲律賓海關日前也查獲來自澳洲,假冒成燃料欲蒙混過關的垃圾,菲國海關官員向《衛報》表示,他們正在想辦法把這些垃圾送回去。

抗議群眾以棺材示威。抗議加拿大進口垃圾。(AP)
群眾搬出迷你垃圾貨櫃示威,抗議加拿大進口垃圾。(AP)

GAIA駐馬尼拉的塑膠專案主任貝康季斯(Beau Baconguis)認為,西方國家至今仍對收回自己的垃圾「非常吝嗇」。康季斯強調,自己的垃圾應該自己負責:「比較窮的國家處理富裕國家的垃圾,這關乎於環境不正義,希望當西方國家收回自己的垃圾後,能認真面對自己應該採取的行動。」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