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恆君 的所有文章

2025年5月7日,樞機主教們聚集在保祿小堂,隨後列隊進入梵蒂岡的西斯汀教堂,開始樞密會議選舉教宗。(美聯社)

呂恆君觀點:教宗方濟各的「慈悲外交」與中國遺產

美國副總統范斯(J.D. Vance)引爆一場「白宮霸凌秀」(CPAC)。(AP)

呂恆君觀點:范斯的外交—威權與「規訓」

美國總統川普在空軍一號上對記者介紹「美國灣」。(美聯社)

呂恆君觀點:川普的外交策略—一朵「惡之花」?

2025年1月17日,韓國總統尹錫悅的支持者在看守所外示威。(美聯社)

呂恆君觀點:尹錫悅的「體面」與韓國民主的「再啟蒙」

筆者提到,韓國女作家韓江(Han Kang)以"具有強烈詩意的散文直面歷史創傷,揭示人類生命之脆弱性" 而一舉奪冠,雙雙堪稱意外。(美聯社)

呂恆君觀點:殘雪、韓江與諾貝爾文學獎

歐盟對於是否針對中國電動車課徵反補貼關稅在意見上產生分歧。(資料照,美聯社)

呂恆君觀點:蕭茲投下對華關稅反對票之後

中國知名歌手演唱會。(視頻截圖)

呂恆君觀點:解構刀郎─音樂奇跡之密碼

2024年4月10日,我國前總統馬英九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進行馬習二會。(AP)

呂恆君觀點:「馬習二會」與中國民主之漸進轉型

《沃土》國際版海報。(翻攝網路)

呂恆君觀點:中國電影審查裡的「龍標」與《沃土》

前總統馬英九7日結束赴中「祭祖之旅」,下午自上海返抵桃園國際機場。(顏麟宇攝)

呂恆君觀點:馬英九「登陸」的歷史意義

2022年11月4日,德國總理蕭爾茨到訪北京,成為新冠疫情爆發後第一位在中國會晤習近平的G7領導人。(美聯社)

呂恆君觀點:張愛玲、蕭爾茨與柏林圍牆

台海形勢緊繃,山雨欲來?(圖/ryan.hola@Instagram授權提供)

呂恆君觀點:六十年前,張愛玲的「前線」與「邊城」

作者藉由《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內耗》影片,來討論中國式的存在主義。(AP)

呂恆君觀點:二舅的「活著」─中國式存在主義

從周三開始,石家莊開始進行全市核酸檢測。(中新社)

呂恆君觀點:抗疫與民粹擠壓下的中國基督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