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查核「退流行」了?祖克柏為何喊停,對臉書又有什麼影響

2025-01-09 09:30
2024年9月25日,Meta公司在美國加州舉辦Connect 2024年度開發者大會,由祖克柏親自主持,發表多項AI服務與新品。(美聯社)
2024年9月25日,Meta公司在美國加州舉辦Connect 2024年度開發者大會,由祖克柏親自主持,發表多項AI服務與新品。(美聯社)

周二(7日),臉書創辦人祖克柏(Mark Zuckerberg)稱Meta已經「犯了太多錯誤,審查太過頭」;隨著去年11月川普再度贏得美國總統大選,祖克柏認為現在是時候回到「以言論自由為優先」的道路。

接下來首先從美國開始,Meta的事實查核機制(fact-checking)會逐步被類似於X平台「社群筆記」(community notes)的工具取代。簡單來說,X的社群筆記是一般使用者共同編輯、補充貼文的背景資訊;支持此做法的人認為,相較於由上而下的審查,由不同背景的用戶共同凝聚出的資訊更為可靠。這一決定帶來的直接後果是,今後臉書上將再無遮攔,各種言論,包括假新聞,都能登上這個平台。

Meta原先的事實查核則是透過專業團隊,也就是跟全球80多個新聞與事實查核機構合作,由Meta付費,這些機構為Meta平台提供26種語言的事實查核內容。一旦內容被標注為「錯誤」,便會在動態消息中被降低觸及;如果有人分享該貼文,平台會附上一篇文章說明為何它具有誤導性。

Meta先前之所以推動事實查核機制,是因為2016年川普勝選之後,許多人質疑這是臉書上的假訊息推波助瀾、加上俄羅斯等外國干預導致的結果。 Meta還曾在2021年起減少平台上的政治內容傳播,但此方針如今面臨改變。

此外,Meta也將不再主動審查仇恨言論,除非有用戶檢舉。跟移民、LGBTQ性別認同有關的爭議和仇恨言論,在Meta平台上的管控和限制都會減少。祖克柏表示,以後會把焦點放在恐怖主義、剝削兒童、詐騙、毒品等「非常嚴重的違規行為」。

向保守派勢力低頭?

在川普重返白宮之際,Meta此舉被質疑是對保守派聲浪低頭。事實上,包含祖克柏在內,很多科技公司老板最近都造訪了佛州海湖莊園會見川普,並為其1月20日的就職典禮捐獻重金。

2021年1月6日的國會暴動事件時,川普遭社群平台停權,曾引發社群媒體「打壓」言論自由爭議。當時臉書和推特(今稱X)以違反社群準則、有煽動暴力疑慮為由把他停權,之後過了很長一段時間才恢復了川普的帳號。川普曾指控Meta對他有偏見,甚至曾揚言要將祖克柏送進監獄。7日,被問到Meta新做法會不會是回應他的威脅,川普回應:「可能吧。」

值得注意的是,祖克柏最近的幾項新措施,都被解讀是要修補跟川普陣營的關係:他除了捐1百萬美元給川普就職基金,又把川普密友、終極格鬥冠軍賽(UFC)主席懷特(Dana White)納入Meta董事會,並任命共和黨幕僚卡普蘭(Joel Kaplan)為Meta全球事務主管。

卡普蘭7日把Meta先前的內容管控政策形容為「臉書監獄」。許多保守派人士都有類似主張,把事實查核看成一種言論審查,認為右翼的聲音「被針對」打壓。 2022年收購了推特的馬斯克已成川普支持者,他7日在自家平台X上評價Meta的新措施「很棒」。

專業新聞機構:事實查核並非言論審查

跟Meta有合作關係的法新社發聲明說:「我們跟大家一樣,今天看新聞才知道這件事。這對事實查核群體和新聞業來說,是沉重的打擊。」

國際事實查核聯盟(IFCN)總監霍蘭(Angie Drobnic Holan)質疑祖克柏把事實查核形容為「偏頗」、「像審查一樣」等論調。 「有事實查核的新聞,從來就不是審查或刪掉貼文,而是替有爭議的主張增加資訊和背景,以及揭穿具欺騙性的說法和陰謀論。」

霍蘭認為,Meta此舉傷害的是那些想在社群媒體平台獲取準確、可靠資訊,而且仰賴這些資訊做出日常決策、跟親友互動的一般使用者。

非營利組織資訊韌性中心(CIR)共同創辦人伯里(Ross Burley)則指出,在假訊息和有害內容發展前所未有之快的時候,Meta此舉是內容管控的大退步,「看起來更像是為了達到政治上的安撫,而不是一個明智的決策」。

美國甘尼特報業集團(Gannett Media)首席內容主管羅伯茲(Kristin Roberts)表示:「真相和事實是為了所有人,不是為左派或右派服務。我們會繼續提供真相與事實。」 (相關報導: 極地渦旋南下發威!南韓9日起氣溫驟降零下冰點,首爾體感只剩-17度 更多文章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現正熱映中
更多文章
大罷免煞車踩不住?前立委揭一地方觀察指標:戰鬥藍、綠「我鬥故我在」
饗饗爆食物中毒「遭重罰300萬元」!雙月社長「1原因」抱不平:以後台灣沒有人做晚餐了
氣象預報》氣溫暴跌探5度!越晚越濕冷「全台連凍5日」,一周天氣一次看
高雄春節慰問金來了!符合條件「免申請直接入帳2300元」,發放對象、時間曝光
在韓國不太能用Google Maps!5大韓國自助行必下載APP,找路/翻譯/換匯暢通無阻
關稅政策恐大幅影響通膨?陳鳳馨大膽判斷「川普2.0」貿易衝擊:2018年有先例
發熱衣不要直接丟洗衣機!專家曝6大清洗禁忌,小心越穿越冷「保暖效果打對折」
蘋果端出10億美元投資仍被打槍!印尼堅持本土製造標準,iPhone 16禁售令再延長
存多少錢可以退休?最新調查公布「財富自由基本門檻」,逾半數人都靠1招放大養老金
自曝「知道很多鄭文燦私生活」!吳宗憲轟北檢:起訴書幾百頁都無關柯文哲案情
北檢3證據打柯文哲收賄 吳宗憲說重話:連請票都不會過,更別講起訴!
乾溼分離玻璃門霧霧怎麼清?譚敦慈教簡單1招「免用清潔劑」,陳年水垢瞬間乾淨如新
OpenAI執行長兒時性侵親妹?全家發聲明駁斥:她只想要錢
梁見後家族隱身多家企業 數百億元「大南方新矽谷」計畫處處可見美超微痕跡
陸股5年跌9%,軍工指數卻漲41%!學者指中國面臨三大矛盾:走向戰備驅動型經濟
寧夏、南機場都不是第一!台灣最強冠軍商圈是它,網讚:好吃好逛、值得再訪
幕後》總統正在等待他點頭!賴清德奪回宜蘭民主聖地意志堅強 親自掃除2026路障
反覺醒的川普2.0:「女兵就不該上戰場!」準防長赫格塞斯的性別偏見錯在哪
美智庫直指中國成為「領先創新者」 陳鳳馨深度解析:這兩產業超越全球
從小立志當歌手 台、日混血洸美盼續連結兩地文化情懷
台中重劃區房市交易急凍 「這區限量供給」成為主戰場
反擊川普奇談怪論,墨西哥女總統好嗆:美國才該改名叫「墨西哥美國」!
究竟有沒有用新疆棉? Shein拒不回答
風評:再辛苦也難掩警消退休8成所得替代率的不合理
中美聚焦》美拜登政府再添新禁令─中國AI與半導體將何去何從?
王義雄觀點:賴清德的台獨夢想只會害人害己
葉日武觀點:賴清德綁架「主權」,民主口號變諷刺
朱楠賢觀點:年改變亂改─加強對話化解朝野對立
李震華觀點:陸配入籍與里長入陸籍─陸委會先解決自己的違憲矛盾
觀點投書:從星光閃耀到黯然退場─杜魯道崩塌背後的台灣啟示
觀點投書:輝達的榮耀之路與國民黨的短視文化
田暢觀點:「遠洋捕撈」保不住面子,還撈走中國民企的市場信心
觀點投書:高虹安案停審釋憲─制度面解決助理費歷史共業
觀點投書:重建榮譽感,讓教育回歸專業
李柏翰專文:崩潰的自由主義者與左/膠之建構—「反左膠」是如何煉成的?
社區服務創新升級!陸府建設攜手生態廚師 串起山海美味守護在地
黃國昌爆吳乃仁飲宴有檢察官在場 北檢深夜回應:檢察長王俊力下令調查
歐美央行由緊轉鬆,群益投信看好2025第一季股、債投資契機浮現
再爆吳乃仁與北檢檢座吃「低消6萬」高檔餐廳 黃國昌:檢察官都敬他三分
傳美商見卓榮泰要求「加熱菸年前上市」 政院澄清:完全不實
揭賴清德當著柯建銘的面「不挺大罷免」!游盈隆欣慰:理性在最後佔了上風
台灣有金融人才、高儲蓄率,有機會做亞洲資產管理中心 彭金隆:仍缺稅負誘因
復康聯盟黨爆收中國錢「謀劃組織武裝部隊」 內政部:依法聲請解散
永豐金4獲利數字均刷新高 股利配發率「可以樂觀一點」
陸配變成外國人?蕭旭岑痛批:賴清德趕快廢除陸委會
極地渦旋南下發威!南韓9日起氣溫驟降零下冰點,首爾體感只剩-17度
中市府舉辦大梨山地區發展座談會 盧秀燕親聆地方心聲曝視察「5大目標」
網紅爆20萬台灣人持中國身分證 調查局全面清查:將依法函送
吳乃仁欠國家1.7億遲不還 黃國昌揭他的奢豪生活:BMW代步、上高檔餐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