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者們》選摘(6):網際網路的出現

2015-10-07 05:15

? 人氣

網路把所有數位工具串聯,數位洪流時代到來。(取自網路)

網路把所有數位工具串聯,數位洪流時代到來。(取自網路)

網際網路-戰略目的或和平用途?

有個普遍接受的說法是,網際網路是為了能挺過核武器攻擊而建造的。這個說法激怒了許多網際網路的建構者,包括泰勒和羅勃茲,他們不斷駁斥這個關於網路起源的神話故事。不過,網際網路就和數位時代的許多創新一樣,有各式各樣的起源,不同的參與者往往有不同的觀點。有些人在指揮鏈的層級高於泰勒和羅勃茲,更清楚當初撥款補助的決策如何形成,他們開始駁斥這些反面說法。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接下來,我們試著抽絲剝繭,看看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毋庸置疑,巴蘭在蘭德公司的報告中建議打造封包交換網路時,禁得起核武器攻擊確實是其中一個考量。「我們必須建立能禁得起第一擊的戰略系統,才能夠以牙還牙,」他解釋:「問題是,我們的通訊系統都禁不起核武器攻擊,所以蘇聯飛彈一旦瞄準美國飛彈,就會摧毀整個電話通訊系統。」這將造成一觸即發的緊張局勢,如果一個國家深恐敵軍的攻擊會摧毀自身的通訊系統和反應能力,就比較可能採取先發制人的攻擊策略。巴蘭說:「封包交換的出發點帶有強烈的冷戰思維。我對於如何建立可靠的指揮控制系統,有濃厚的興趣。」所以巴蘭在1960 年開始設計能「讓數百個主要通訊站在敵軍發動攻擊後,仍能相互交談的通訊網路。」

這或許是巴蘭的目標,但是別忘了,他從來不曾說服美國空軍實際打造出這個系統,反而是泰勒與羅勃茲採納了他的構想,他們堅持當初只不過是想為APRA 的研究人員開創資源分享網路,而不是為了挺過核武器攻擊。「人們一直把巴蘭寫的安全的核武器防禦網路,套在ARPANET 上,」羅勃茲說:「當然,兩者毫無關聯。

我告訴國會,我們做這件事是為了科學的未來—不管在民間或軍中,而且無論軍方或其他人都能共蒙其利。但顯然並不是為了軍事目的。我不曾提過核戰。」有一度,《時代》雜誌報導,建立網際網路的目的,是為了確保通訊系統禁得起核武器攻擊,泰勒寫了一封信給《時代》雜誌編輯,要求更正,但《時代》雜誌並未刊登他的來函。「他們寄了一封信給我,堅持他們的消息來源沒錯。」

《時代》雜誌的消息來源在指揮鏈的位階比泰勒高。網路計畫是由ARPA 資訊處理技術局負責,那裡的員工可能真的以為他們的計畫和核戰存活能力無關,但有些ARPA 高層卻認為,其實這是他們最重要的任務之一,也是他們能說服國會持續撥款補助這項計畫的原因。

電腦內部
當全球數十億台電腦與數位裝置透過網路聯結後,數位洪流一發難收拾。(取自網路)

他的說法直接牴觸了前任ARPA 主管赫茲菲德的陳述,赫茲菲德是來自維也納的難民,他在1965 年擔任ARPA 署長時,批准泰勒建造分時研究網路的提案。赫茲菲德多年後仍堅持:「正如同許多人所說,建立ARPANET 的初衷並非打造禁得起核武器攻擊的指揮控制系統。建立這樣的系統顯然是重要的軍事需求,但這個軍事需求卻非ARPA 的使命。」由ARPA 授權的兩個半官方歷史陳述,提出的說法卻背道而馳。「宣稱ARPANET 似乎和抗核戰網路有關的謠言,其實是從蘭德公司的一份報告中流傳出來的,」網際網路協會撰寫的歷史指出:「就ARPANET 而言,這種說法絕對不正確。」另一方面,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在1995 年發表的《最終報告》則指出:「國防部先進研究計畫署發展出來的ARPANET 封包交換計畫,用意是在面臨核武器攻擊時,提供可靠的通訊。」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