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觀薄弱!台灣邦交國數量 僅3成學生答對

2015-10-06 20:30

? 人氣

金車教育基金會公布「地球村公民—國際觀問卷調查」顯示,台灣學生國際觀薄弱且侷限。圖為總統馬英九出席由大學生進行的「台北模擬聯合國會議(TMUN)」。(資料照,仇佩芬攝)

金車教育基金會公布「地球村公民—國際觀問卷調查」顯示,台灣學生國際觀薄弱且侷限。圖為總統馬英九出席由大學生進行的「台北模擬聯合國會議(TMUN)」。(資料照,仇佩芬攝)

金車教育基金會6日公布一項針對國中、高中及大學生的調查「地球村公民—國際觀問卷調查」顯示,台灣學生國際觀薄弱且侷限,對鄰近的東南亞國家認識不足,總計回收2352份,回收率為92%,在97%的信心水準下,其中問及台灣的邦交國數量,只有3成多答出正確的區間「21至30個」。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地球村公民—國際觀問卷調查」,總計回收2352份,回收率為92%,調查顯示,學生對國際事務資訊主要來源7成選網路、新聞,其次3成是電影,師長論述和歷史課本只佔2成多。

問卷中有一題問及台灣邦交國數量,只有35.3%答出正確的區間「21至30個」,更有高達30.1%回答「不知道」。時事議題的部分其中問到,對於2015年5月東南亞國家外長在吉隆坡開會磋商羅興亞等少數民族難民危機,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4個國家何者「沒在開會之列」,只有15.8%學生選出正確答案「新加坡」。

金車教育基金會總幹事曾清芸認為,對各國狀況稍有瞭解,不難選出正確答案,新加坡屬於城市國家、地狹人稠,相較於其他3國,比較不可能參與會議。

世新新聞系學生:邦交國又變少了

相較於問卷調查,世新大學新聞系同學楊子毅回答台灣邦交國數量為「30多個」,得知台灣正確邦交國數量為22個時,楊子毅表示,「又變少了」,30多個是兩年前的印象。關於東南亞國家外長在吉隆坡開會少數民族難民危機,楊子毅表示,一開始認為新加坡國土小加上幾乎都亞裔比較沒有民族問題,後來想到可能是地理題認為泰國是南亞而選了泰國。

東吳政治系教授:媒體報導破碎

根據《中央社》報導,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劉必榮認為,東南亞正在崛起,但青年學生對東南亞的瞭解相對缺乏,缺乏學習動機、媒體報導破碎是主因,「媒體到底是順著觀眾,還是要教育觀眾?」

國際新聞往往沒有收視率,劉必榮認為,反思媒體要發展國際新聞,不一定要用「硬」,或許可發展為益智節目,讓民眾有興趣,形成一個想瞭解國際的社會氛圍。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