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壽險龍頭、德國安聯集團(Allianz)在台灣的子公司安聯人壽績效亮眼,去(2024)年初年度保費收入(FYP)首次登上國內壽險業第四名,今年希望超越南山人壽成為保費三哥,並且希望在快速變化與兩極化的年代能夠成為最受人們信任的壽險公司。
安聯人壽昨(7)日舉行媒體座談會,總經理羅偉睿(Joos Louwerier)簡報時提到,安聯人壽去年FYP為682.85億元、年增42.2%,僅次國泰人壽、富邦人壽與南山人壽,今年希望展現雄心,超越南山人壽成為壽險業FYP第三名。安聯人壽今年在台灣邁入第30年,去年為該公司全年FYP首次躋身壽險業前四強。
「我們的目標是成為第三名,我希望今年就看到。」羅偉睿闡述雄心時還幽默地說:「這意味著別人(南山人壽)不能維持第三名。」他並談到,去年壽險業FYP前四強,成長力道最高的是安聯人壽,42.2%的年增率是第三名的南山人壽20.9%年增率的兩倍。
羅偉睿說,安聯人壽2025年有三大抱負(Ambition),第一大就是躋身初年度保費第三名,其次要成為客戶、通路夥伴與員工最信任的壽險公司,第三是要成為注重永續發展的領導企業。
安聯人壽為國內投資型保單的領導品牌,投資型保單FYP長期穩居壽險業第二大,且是外商第一大。該公司去年投資型FYP為635.33億元、年增18.7%,成長力道在投資型FYP前四強裡頭,僅次於第一名國泰人壽的23.4%,較第三名安達人壽的12.4%、第四名富邦人壽的8.8%都高。
來自歐洲的他吐露心聲:歐洲人驚訝與美國長年情誼變了

1974年次、51歲、雙子座的羅偉睿在荷蘭出生成長,他說,他是歐洲人,歐洲人現在相當驚訝,過去80年來美國都是歐洲的盟友,但是突然之間,這個盟友變得有點不太是朋友了。
安聯集團已經意識到,像是美中俄角力等等的地緣政治,以及氣候變遷、人口老化、AI加速數位轉型,將對全球經濟帶來巨大影響,政府難以獨自解決問題,需要私部門提供解方,而不斷的變動與兩極化也讓人們覺得不知道還可以信任誰。安聯集團投注心力在法令遵循與風險控管,「因為我們希望可以被人們信任,在極端變動的時代,被信任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
安聯人壽2024年新契約保費折現值1071.49億元、年增45.6%,在安聯集團的亞洲壽險版圖占比高達43%;新契約價值(NBV)2024年106.88億元、年增73.2%,亞洲占比43%;營業利潤(OP)2024年62.85億元、年增11.4%,亞洲占比29%。這些重要營運指標,台灣市場均居安聯集團在亞洲的第一名。
稅後純益部分,安聯人壽前年為22.21億元,羅偉睿表示去年也有約10%的成長。展望今年,他表示營業利潤成長目標7~9%,稅後純益也要有個位數的成長。
333發展策略,把對的產品賣給對的人
羅偉睿說,安聯人壽的成長策略為「3 X 3 X 3」,安聯有三大通路:業務員、銀行保險、保經代公司,三大產品:投資型、利變型、保障型與健康險,三大原則:一、注重體驗,包括客戶、通路夥伴與員工;二、追求創造價值的成長;三、數位首選。
他說,台灣的保險滲透度很高,為全球第十大保險市場,台灣跟韓國與日本比較類似,均於保險發展成熟的市場,而非像印尼等其他亞洲國家,保險滲透度低所以成長空間大。
在保險發展成熟的市場,壽險公司的營運策略可能不在創造客戶的需求,而是要找出客戶的需求,把對的產品賣給對的人。台灣人雖然買了很多保險,但偏重儲蓄性質,保險保障仍然缺乏,這也是安聯人壽未來在商品面的重要方針,要區隔出客戶的需求,把對的產品賣給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