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錢凱港到兩洋鐵路:一文讀懂中國如何在美國後院擴張

2024-12-06 09:06

? 人氣

2024年11月14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錢凱港落成典禮,秘魯總統博魯阿爾特(Dina Boluarte)全程陪同。(美聯社)

2024年11月14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錢凱港落成典禮,秘魯總統博魯阿爾特(Dina Boluarte)全程陪同。(美聯社)

即將強勢重返白宮的唐納德·川普(Donald Trump)將如何重塑美中關係已經成為各界關注所在。而近期,北京已經加速其在「美國後花園」行動的腳步,加強其在拉丁美洲的影響力,業已引起外界高度關注。

在西太平洋岸的秘魯,由中國央企遠洋海運港口公司參與的巨型港口錢凱港(Chancay)正式開港,習近平高調出席,顯示出中國對該項目的重視程度。外界分析稱這是中國與拉美合作,希望創造全新的貿易路徑,完全繞過北美。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習近平上個月訪問秘魯的主要目的是出席亞太經合組織(APEC)領導人峰會,但各界的目光仍然集中在錢凱港及其背後日益增強的中國影響力。

有專家指出,美國正為多年來對拉美鄰居的合作及需求表現的冷漠付出代價。還有專家認為,美國在拉丁美洲「缺席已久」,而中國卻在本世紀迅速進場,情勢已徹底改變,「美國後院」正在與中國直接交往。

美國波士頓大學全球發展中心主任凱文·葛拉格(Kevin P. Gallagher)向BBC中文解釋,中國對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區的「務實投資已有20年」,他批評稱美國總是認為拉丁美洲與自己親近合作是「理所當然」,「或者更糟的是試圖讓該地區接受美國自己都不會接受的那種貿易協定」,而最近美國孤立主義的傾向會加劇美國在該地區影響力的墜落。

不過,台灣淡江大學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研究中心主任宮國威副教授則強調,中國在拉丁美洲的投資或腳步相對在其他地方的舉動比較低調,多半是透過經濟合作,特別是基礎建設與拉美各國往來。

2024年11月12日。一艘貨船停靠在秘魯錢凱(Chancay)深水港。該港口由中國出資建造。(AP)
2024年11月12日。一艘貨船停靠在秘魯錢凱(Chancay)深水港。該港口由中國出資建造。(AP)

他向BBC強調,雖然中國影響力在當地已經稀釋了美國勢力,至於經濟影響力如何滲透到政治,還需要多觀察:「拉美維繫美中關係可以說是一種走鋼索的關係,兩邊都不想得罪。特別是面對川普的回歸,未來如何在貿易上同他打交道,拉丁美洲其實是很戰戰兢兢,並非已經全部站邊中國。」

「美國在當地的影響力還是很大的。如果你說中國在拉丁美洲經營20年,那麼美國人在那裡的經營已經有200年了!」宮教授補充說。

從錢凱港到上海

根據公開資料,錢凱港位於秘魯首都利馬近郊,由中國最大的國有海運公司中遠集團(COSCO)出資60%,並於今年11月14日正式啟用。錢凱港能夠容納全球最大的貨櫃船,預計在運營初期的貨櫃吞吐量可高達150萬標準箱(按20英尺貨櫃計算)。若再加上利馬與錢凱港之間的該國最大港口卡亞俄港,未來錢凱港周邊區域的吞吐規模有可能超過南美最大的巴西桑托斯港。根據路透社報導,該港口的貨櫃起重機已實現自動化,並具備遠端管理功能。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