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後》韓國電池廠大火的悲傷故事:中國女工給媽媽的最後簡訊

2024-07-04 10:00
(BBC中文網)
(BBC中文網)

「我到醫院要認領屍體,大家都叫我不要看,我說我還是要見我姑娘(女兒)最後一面吧……我看了,我不相信那是我的姑娘,我姑娘本來很漂亮的,現在我的姑娘沒有了,都沒有了......」

7月2日,來自中國吉林延邊、在韓國工作多年的具海玉女士在女兒遇難的華城向BBC中文泣訴,她也是一位生活在韓國的中國朝鮮族人。

韓國官方稱,6月24日上午發生在毗鄰首都首爾的京畿道華城市ARICELL電池工廠的大火導致23人遇難,其中17人為中國公民,除了中國工人外,遇難者還包括一名寮國人和5名韓國人。中國媒體隨後證實遇難中國人絕大多數是朝鮮族女性。這是韓國近年來死亡人數最多的火災之一。

具海玉的女兒別麗梅今年37歲,剛到這家工廠工作一個月左右,就在意外中遭逢不幸。具海玉與其它幾十位傷心的遇難者親人一樣,在6月24日接到噩耗。在這起電池燃爆事故及隨後的大火中不幸遇難的人,是他們的兒女或伴侶。

具女士先把眼淚擦乾,慢慢的把女兒麗梅傳給她的最後一個簡訊展示給記者看。那是火災當天早上7點51分,按照慣例,女兒每日開工前後都會回覆媽媽的早安訊息,簡短的一句「上班了」問候母親。而下班後,女兒也一定會傳給她一句「下班了」,數年如一日,從不間斷,但這一次卻成了母女兩人最後的交流。

失去女兒的具海玉
失去女兒的具海玉說,沒有一天能好好睡覺,一切又像是醒不來的惡夢。

這次事故導致的重大傷亡震驚了韓國社會,韓國總統尹錫悅在大火當日便趕赴現場指揮。中國大使館高度關注此事並稱全力救助。眾多外媒及本地媒體也趕到意外現場報導,多數針對韓國層出不窮的電池公共安全災害及外籍勞工的勞動處境艱困有所抨擊。

緩慢的賠償進度

7月2日,BBC中文記者在滂沱大雨中來到首爾南方車程約一小時的華城市。事件發生後,韓國層出不窮的電池公共安全災害以及外籍勞工的勞動處境受到全球媒體的關注。

在華城,從中國東北邊境城市等地趕來的遇難者家屬都被安置在市政廳休息,了解事故調查及賠償進展。現場布滿了哀悼的輓聯及控訴的標語,一場又一場大大小小的記者會召開 ,追問著這起造成嚴重傷亡的事件。

韓國勞工組織的維權人士在市政廳舉牌,要求廠方及政府負責補償受害者家庭,更好地保護外來移工權益。
韓國勞工組織的維權人士在市政廳舉牌,要求廠方及政府負責補償受害者家庭,更好地保護外來移工權益。
韓國勞工組織在事故現場張貼標語,要求廠方及政府負責補償受害者家庭,更好地保護外來移工權益。
韓國勞工組織在事故現場張貼標語,要求廠方及政府負責補償受害者家庭,更好地保護外來移工權益。

當地工會代表及政治人物在會上聲嘶力竭的呼籲廠方及政府負責,但讓BBC記者印象更深的卻是家屬疲累而焦急的表情——他們對事故調查或賠償的進展頗有微詞。

一些家屬告訴BBC,他們眼下只想拿到合理的賠償,同時讓死者趕緊下葬。許多人暫時拋下工作來到華城,除了深陷哀傷,還要面對許多繁複的當地法律程序及文件認證。

有家屬已感到苦不堪言:「他們說,這種工傷補償只能給丈夫老婆,但不能給女兒兒子,但我跟孩子的媽早就離異了,現在要怎麼辦?」帶著16歲兒子從中國延邊過來處理前妻後事的蘇先生無奈地告訴BBC。

帶著16歲兒子從延邊過來處理前妻後事的蘇先生(左)
從延邊趕來的蘇先生(左)和兒子仍在酒店裏焦急地等待事故處理結果。他的前妻在事故中遇難。

同許多遇難者家庭相似,具海玉也來自中國東北的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她現在住在韓國安山市,一個中國朝鮮族人聚集的城市。2014年,她與當時20幾歲的女兒麗梅一起從中國來到韓國工作,除了考慮在韓國有親友可以接待之外,也希望開啟人生新篇章,多賺一點錢。女兒在中國還有一位16歲的兒子,跟前夫居住。 (相關報導: 桃機第三航廈建案有強迫勞動風險 《外交家》揭移工被迫成債奴 更多文章

如今,女兒出事,具海玉在中國工作的兒子及在韓國定居的妹妹及家人都盡速趕到華城幫忙,但事件發生已超過一周,調查賠償的進度讓她感到非常不滿。

這起工廠爆炸總共造成23名工人遇難,17名為中國公民,多半是朝鮮族女性。
這起慘烈的工廠爆炸事故共造成23名工人遇難,17名為中國公民,多數是朝鮮族女性。7月2日,現場已經拉起警戒線,但被工廠被燒燬的痕跡仍清晰可見。
更多文章
青年求職新助力!北分署YS「職涯諮詢Plus」服務求職更輕鬆
冷氣開16度還是不涼!空調師傅揭背後2大元兇,1動作「快速冷房又省電10%」
「台灣得體認地狹人稠難發展綠能!」童子賢3點回應鄭麗君:仇核是弄錯方向
全力阻擋送出委員會!立院排審選罷法修正案 民進黨團甲動搶占主席台
曾國城帶隊吃夜市美食…她曬影片怒批「拍節目就可以插隊」? 本尊淡定回:要學會就事論事
彰化知名小吃熄燈!飄香28年吃不到了,老闆曝關門原因
消費金額是台灣人兩倍,為何外籍移工愛去超商?全家調查:他們最常做3件事
氣象預報》高溫恐飆破37度!這2天雨彈狂炸,未來10天天氣出爐
陸配吵架攜幼女「跳碧潭輕生」!2女兒溺斃她獨活「自行游上岸」遭依殺人罪移送
澎湖漁船疑越界被中國海警帶走 蔡明彥曝2背後動機:並非尋常案例
華府如何打破兩岸僵局?美學者提4建言:應私下向中國澄清賴清德言行
2024農曆七月禁忌》鬼門開不宜吃整串水果、穿露香肩衣服!42件鬼月絕對不能做的事一次公開
獨家》未放棄一手成立的企業帝國?劉揚偉出任夏普會長 郭台銘這舉動藏玄機
每4戶就有1戶是新青安!房市熱到亂象頻出 這房型最受歡迎漲最兇
賴清德不滿意度大增 綠營為何不慌?民調專家:這招將藍白捏在手裡
幕後》選基隆市長高嘉瑜一頭熱!罷免謝國樑熱衝 民進黨卻有另一個隱憂
曝新青安導致炒房速度飛漲 柯文哲提「3大方法」實現居住正義
風評:蔡英文為中華民國減壽,賴清德槓掉中研院前世
李志堯觀點:台灣發展「不對稱作戰」嚴重影響戰力的盲點
亓樂義觀點:普京會動用戰術核武器?
蘇偉碩觀點:兩國互不隸屬─台灣到底是哪年哪天「宣布」獨立?
黃進盛觀點:摒棄官僚舊思維 「外星人內閣」待創新局
韋安觀點:打下台灣「護國群山」基礎的英雄身影
艾西亞觀點:美國突襲式加徵關稅
觀點投書:夠了!沈伯洋 請停止羞辱人民的智商
觀點投書:該討論的是降低罷免總統門檻!
張俊華觀點: 「三明治」裡習近平的平衡術
觀點投書:透明廉潔的政府加公平合理的稅制是國家強盛的原因
廣健銘專文:亦俠亦盜張保仔與香港故事
觀點投書:解讀 LSE 關鍵報告─碳費開徵需要注意哪些衝擊?
觀點投書:漢光驗證去中心化指揮與ROE
英國會改選5大重點一次看:保守黨會吞敗嗎?厭倦政治的選民會投票嗎?
擋不住民眾熱情!嘉義法拍會熱烈舉行 不動產及動產賣出破新高
國會改革釋憲案 憲法法庭10日審理暫時處分 將開放民眾旁聽
臺東的那個男人!成長與夢想的追求 從轉換身分找到歸屬感
「2024鐵花燈之祭」再現!快來第二季「璀璨星際」 探索星際奇幻之旅
「臺東金幣」熱潮!花蓮火車站金幣發放吸引千人搶領
台灣5000大企業排行 台積電蟬聯獲利王 鴻海營收居冠
熱氣球嘉年華震撼登場!無人機光雕音樂會點亮臺東夜空
YouBike騎進嘉義!嘉縣完成公共運輸最後一哩路 加入會員可享優惠
嘉縣推動「尚夯ㄟ餅龍抵嘉」專案 提升烘焙食品安全與衛生
澎湖漁船被強押回中國 綠委楊曜砲打政院:兩岸漁業重疊區根本沒共識
「2024東石海之夏」熱鬧登場!凍齡男神田家達與林道遠帶你玩轉嘉義
從食農到永續 虎尾就業中心舉辦「開箱食農」課程
張麗善訪日 強化婦幼照顧與農業發展合作
澎湖漁船闖入對岸領海?專家點名海巡署用詞不當:須咬牙堅持這4字
點名15樹種易釀空污惹議 環境部急改口:有種都很好
供電不穩找移工?藍委轟「每天都有新理由」 郭智輝:本周與勞動部協調
即便是「軟性恐怖主義」,也不可掉以輕心!華府智庫警告:提防北韓垃圾氣球
中國海警查扣我澎湖漁船 國台辦強調「正常執法」:將依法依規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