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統雄觀點:朱高正能跳•因為我跪著

2024-05-27 06:50

? 人氣

院議場處理國會改革法案,民進黨黨團提議點名表決。(蔡親傑攝)

院議場處理國會改革法案,民進黨黨團提議點名表決。(蔡親傑攝)

國會改革有3次。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第一次,1987年第一屆第五次增額立法院,達成1989廢除萬年國會決議,主要「推腳」是開創躍上會議桌大跳的朱高正。

第二次,1993年第二屆立法院,達成進入憲政的千頭萬緒改造,包括由收回「國會調查權」起步的「立法權獨立」與媒體自由化,推手包括國民黨的改革派與民進黨主張「和解」的主席(也是立委)施明德與治理派立委彭百顯等,並由「打鬥議事」進入「協商合作議事」。

第三次,現在正在進行的完整「立法權獨立」,就歷史脈絡,應該是各黨最有共識、最能歡樂合議的改革。不幸,中間經過陳水扁的「貪腐轉型」、消滅了民進黨的理念初心;更加上蔡英文的「個人控制慾」,強調「暴力維權」高於一切正義的統治文化,將民進黨內治理派驅逐殆盡,而出現上周民進黨再次只打人、不議事的實況。(請參見本專欄《陳水扁痛失金蟠桃》與《蔡英文─9局下,也有絕妙好球?》)

賴清德•站在蜜月期的十字路口

賴清德仍在被約10~25% 可變選民期待的「蜜月期」中,站在是否改革的十字路口將如何抉擇?對內再緊縮?或對外展包容?(請參見本專欄《賴清德成為「偉大總統」的方法論》)

朱高正當初能夠在會議桌上大跳,桌子為何沒倒?因為有一群認同改革「萬年國會」的「吳統雄們」,跪在堅實的土地,支撐朱高正在大跳的桌面。

「吳統雄們」支持的是國會改革的「目標」,而困於當時沒有改革的「方法」。

立法權獨立•不論在朝在野•應一體適用

臺灣約有40% 的選民,以為「選總統就是選皇帝」。(「選民結構」的來源與內容,請參閱《投票行為與選舉預測》)

賴清德擁有這樣的選民約25%,且有執政資源,若要繼續動員擴大阻擋改革,並無困難。連號稱「民進黨內最後良心」的林淑芬,在有影片證實她主動打人的客觀證據下,還在栽贓別人打人,民進黨內不問是非的文化,已經愈來愈離譜。賴清德只要有和蔡英文一樣利益分配的帝王術,持續發揚「毛式不斷鬥爭論」,有足夠的肥貓鷹犬,再亂鬥4年。

賴清德也可以誠實面對,國會改革爭取「立法權獨立」,根本就是民進黨的主張,留下提案與發言記錄的超過百人,其中仍在政治線上的超過50人,包括正在中央領銜部的國防、外交兩部長顧立雄、林佳龍等多人,地方首長陳其邁等多人,立法委員更多,除了常業性言行不一的柯建銘外,包括這次演出「委員攻擊秘書長奇景」的鍾佳濱等多人。

賴清德可以參考第二屆立法院,復興「現代政黨政治行為準則」的芻型,其實就是賴清德自己講的「少數服從多數、多數尊重少數」,完成第二屆立法院就已經開啟的、不論在朝在野一體適用的「行政、立法權力分立」。不僅制衡,也是合作,「民視」當年的成立,就是極佳的例子。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