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地震受災到支持彼此,太魯閣晶英用行動接住每一個人

2024-05-27 07:20

? 人氣

特搜人員正在規劃撤離事宜(圖片來源:太魯閣晶英酒店提供)

特搜人員正在規劃撤離事宜(圖片來源:太魯閣晶英酒店提供)

一如往常,花蓮農民從五月中開始陸續採收大西瓜,再把這些每顆重達15公斤、口感又脆又甜的大西瓜運往全台灣各地販售。然而經歷花蓮強震之後,還是有些事情和往常不一樣了,比如以往被視為台灣最著名觀光景點之一的太魯閣,就彷彿時間暫停一般,處於一片寂靜,仍在持續重建之中。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從4月3日至今,這場強震如何衝擊花蓮招牌的觀光產業?太魯閣晶英酒店總經理趙嘉綺受訪時侃侃而談,整座酒店200多名員工如何齊心齊力,在震災後立即發動危機處理的過程。

第一個考驗:49員工受困半路,生死不明

「天災什麼時候發生,我們沒辦法選擇。危機來了,飯店當下就得化身成另一個角色」趙嘉綺將手扎實的握拳,態度堅定的說:「事情很緊急,沒有時間慢慢思考、討論,這是要right now(馬上)!你要立刻盤點,手上有多少人可以部署,有多少資源可以運用,立刻做。」他坦言:「我們曾經設計緊急應變方案,但這次情況很不一樣,我們當然得到很多很深刻的學習。但這不只是太魯閣晶英的事情,畢竟台灣地震如此頻繁,我相信每個人都要認真準備,設想自己的危機意識」。

4月3日上午不到8點鐘,撼動剛剛結束,太魯閣晶英第一個危機立刻浮現,同仁通報:有4台員工車沒有抵達酒店,49位員工下落不明。「酒店斷水斷電,網路通訊受阻,唯一聯繫方式只能靠桌機打電話到台北通報狀況…」趙嘉綺說。

直到傍晚6點,3位同事從九曲洞路段冒險翻過崩落的土石,花了大半天才回到酒店,至少確認有一台員工車無事,另有27位遊客同樣在隧道內避難,也都安然無恙。直到4月4日上午,更多搜救人員加入,使用無人機空拍搜尋失聯人員,終於在明隧道內找到失聯的另外兩輛公務車,至於原來在燕子口失聯的第四輛員工車也順利下山;當天下午,一度失聯的員工全都陸續脫困,第一個危機正式解除。

當天強震過後,太魯閣晶英酒店附近煙塵瀰漫(圖片來源:太魯閣晶英酒店提供)
當天強震過後,太魯閣晶英酒店附近煙塵瀰漫(圖片來源:太魯閣晶英酒店提供)

第二個考驗:照顧5、6百人,員工各司其職全速運轉

確認失聯員工安全後,下個關卡迎面而來:如何妥善照顧每個滯留現場的人?太魯閣晶英酒店自有柴油儲備,可以維持供電,是附近唯一有電的地方,原本綠草如茵的天祥,變得煙塵滿天,避難人群也陸續「投靠」至太魯閣晶英內。

「319個客人加上125個員工,連同附近居民,和無法即時下山的遊客等等,最多我們一度照顧了5、6百人!」趙嘉綺扳起手指數:「我們第一時間就很清楚,從現在起我們要負責照顧附近的每個人,附近祥德寺的師父們如果需要冷藏東西,我們也會幫忙,還有西寶農場的阿珠姐說,既然農產品無法運往山下銷售,乾脆都給我們處理。同仁就負責烹調這些蔬菜,供應給所有人吃。」

趙嘉綺強調:「每個人都是當下就動起來!餐飲團隊擔心客人肚子餓,馬上動手烤麵包、餅乾;房務也開始續住整理、清理垃圾;還有位員工具藥局執業的經歷,自願和特搜隊醫療官核對所有人用藥資訊;台北業務辦公室充當客服中心,負責處理所有員工或旅客家屬的求助,至於所有救援的聯絡、調度,統一由我負責」,一連串細數同事的積極和反應下來,趙嘉綺呼了一口氣說:「那幾天電話多到手機一天要充電三次,還是講到沒電!」

喜歡這篇文章嗎?

周岐原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