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讚國觀點:黄國昌的異化─從老師到「偽君子」

2024-05-27 06:40

? 人氣

民進黨立委許智傑辦公室助理在外向群眾發放黑白文宣,指民眾黨團總召黃國昌是「傅隨組織出賣國人」。(羅立邦攝)

民進黨立委許智傑辦公室助理在外向群眾發放黑白文宣,指民眾黨團總召黃國昌是「傅隨組織出賣國人」。(羅立邦攝)

台灣民衆黨立法委員黄國昌5月22日在回應為什麽與中國國民黨合作時,引用美國哲學家John Rawls(1921-2002)的「無知之幕」(veil of ignorance)概念,為自己的昨是今非辯解,說得冠冕堂皇。從過去10年的變異看,他其實並非「無知」,而是深算,更以虛偽之幕,掩飾被權勢與財勢腐化的投機性格。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針對「無知之幕」的理念,黄國昌表示,「我們在討論公共政策或公共事務的時候,我一直倡議,我們要帶一個所謂的『無知之幕』」,John Rawls的一個理論說,「你在倡議一個制度的時候,你要先把你自己抽離開來,這個制度怎麽設計,對這個社會是最好的,這樣制度設計起來了以後,才可長可久……」。短短幾句,義正言辭,誰與争鋒。

不過,黄國昌對「無知之幕」的原意若非不求甚解,便是一知半解。在討論公平正義(justice of fairness)時,Rawls並非要我們抽離自己,站在事不關己的旁觀者地位,而是回到一個original position或經濟學裡所說的initial condition,也就是說,回到一個初始的狀態或什麽都不是的身分,一個不計背景和偏見的境界,進行理性辯論。在「無知之幕」之下,每個人都等同看待,沒人一出生便是公司行號的僱員或政府公務員,也沒人一出世就充滿悲情。

以黄國昌為例,作為立委,面對公共政策或公共事務的拿揑時,Rawls不是要他跳脫開來,而是在考慮任何法案前,他的出發點應該是,回到不是立法委員之前、不是法學博士之前、不是民衆黨立委之前、也不是教授之前的身分或地位,亦即一無所知的處境,在經濟學裡,便是一無所有的狀況,從而没有既得相關利益的嫌疑或拘束。

Rawls的主張是個想像的思考實驗(thought experiment),理論上固然不無可取,操作上不免過於高調,恐怕没有多少人能够帶著「無知之幕」,去應付現實世界裡牽涉自己日常生活中的大小難題(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對位高權重的人來說,尤其是政經領域裡的政客與財閥,所謂「無知之幕」是個幻象(往來無白丁,如何可能不相濡以沫),頂多不過是一片「依法行政」或「照章辦事」的遮羞布(政客不為權勢或財勢幾稀)。

黄國昌擁有美國康乃爾大學法學博士學位,又在幾所大學教過書,投入社會運動後,更被稱為「國昌老師」,我們很難說他没有知識或常識。他的「無知」之幕不在於個人的知識缺缺,而在於對公民社會與台灣人民的觀感和期待毫無知覺(甚至是不屑一顧),特別是有意忽視10年前太陽花運動對立法院違背程序正義的憤怒與抗議。此一時,彼一時,黄國昌顯然盤算過個人的利益得失,對其他人遂有差別待遇。

喜歡這篇文章嗎?

張讚國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