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美館「匯流溯源」與「致未來世代」聯合開展 王時思:透過重建藝術史瞭解、回顧,才知道要往哪裡去

2024-04-13 18:01

? 人氣

國美館舉辦「匯流溯源」與「致未來世代」聯合開展,由文化部次長王時思、國美館館長陳貺怡及策展人黃冬富揭幕。(圖/文化部提供)

國美館舉辦「匯流溯源」與「致未來世代」聯合開展,由文化部次長王時思、國美館館長陳貺怡及策展人黃冬富揭幕。(圖/文化部提供)

國立臺灣美術館今(13)日舉辦「匯流溯源─國美典藏臺灣早期書畫展」與「致未來世代的美術史」聯合開展,呈現明清至戰後1960年代之時代區間的美術鉅作。文化部次長王時思表示,透過重建藝術史的過程,瞭解自己,回顧過去,才有能力往前看,才有能力知道未來要往哪裡去。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國美館自於2018年至2023年間執行文化部「重建臺灣藝術史」計畫,6年期間,陸續累積包括典藏維修護、研究出版、展覽觀點與教育推廣等面向的成果,以多類型展件、多元面向與公眾分享重建臺灣藝術史階段性成果及臺灣美術史發展特色。

「匯流溯源─國美典藏臺灣早期書畫展」展出1640-1945年左右臺灣美術重要體系。(圖/文化部提供)
「匯流溯源─國美典藏臺灣早期書畫展」展出1640-1945年左右臺灣美術重要體系。(圖/文化部提供)

王時思表示,這2個展的計畫的確是建立在文化部在支持國美館前瞻計畫,就是重建臺灣藝術史。我們終於有機會收集、典藏臺灣這些早期藝術家們的作品,典藏了之後,是研究檔案的梳理,在這個過程裡面,到底在這個歷史上,表達了些什麼,述說了什麼。之所以要做這些事情,是為了要透過這些展示,讓更多的人看到,更多的人認識,並且讓我們未來的世代也認識、也知道、也瞭解臺灣的藝術史。

王時思提到,在重建藝術史的過程裡面,我們相信只有在建立在瞭解自己,回顧過去認識自己的前提下,才有能力往前看,才有能力知道未來要往哪裡去。臺灣藝術史是整個臺灣主體性認同,臺灣整個文化基礎的非常重要的一塊基石,若缺了臺灣藝術史的這一塊,我們不知道也沒有辦法繼續瞭解,臺灣如何往下一步走,臺灣下一步的文化藝術的方向又在哪裡。所以在這裡除了慶祝這個活動可以順利圓滿成功,同時也要邀請所有的臺灣人,所有以身為臺灣人為榮的人,你們都應該來看這個展,在這個展的過程裡面,你們會看到在過去的歷史裡面,前輩們的奮鬥,前輩們的努力,他們的美感,他們的詮釋,在這個時候你會更以作為臺灣人為榮。謝謝大家。

國美館館長陳貺怡提到,「匯流溯源─國美典藏臺灣早期書畫展」由黃冬富策劃,為奠基於2020年館方委託的典藏研究專案,深入梳理明清至戰後60年代,是近年來最完整的早期書畫研究展覽。「致未來世代的美術史」則呈現2018-2023年執行「重建臺灣藝術史」的重要工作成果,總結了國美館在臺灣藝術史的主題研究、重要藝術家的創作史影音紀錄和出版、典藏作品的購藏與修護保存等具體成果。

「致未來世代的美術史」呈現2018-2023年執行「重建臺灣藝術史」的重要工作成果。(圖/文化部提供)
「致未來世代的美術史」呈現2018-2023年執行「重建臺灣藝術史」的重要工作成果。(圖/文化部提供)

「匯流溯源─國美典藏臺灣早期書畫展」分設「臺灣早期書法」及「臺灣早期繪畫」2大主題,共122位藝術家、147件作品展出,以建構出約1640-1945年左右臺灣美術重要體系。「致未來世代的美術史」展則透過3大主軸的階段性規劃展出,第1階段重點專區為「臺灣美術典藏脈絡與文化傳承」與「臺灣美術作品的保存與修護」,共計展出125件作品、30餘件文獻、約100本美術史研究叢書、40部藝術家紀錄片與典藏數位互動應用網站等多元展示內容。透過臺灣藝術的研究和修復工作,地方民間的串聯力量,展現「重建臺灣藝術史」多元的實踐方針,生成臺灣文化主體,連結世代之間的文化記憶,經由認識與尊榮自身的歷史,進而形構對臺灣美術未來發展的前瞻視野。

「匯流溯源─國美典藏臺灣早期書畫展」

時間:3月30日至7月7日,週二至週五09:00-17:00、週六及週日09:00-18:00(每週一休館)

地點:國立臺灣美術館101、102展覽室(臺中市西區五權西路一段2號)

「致未來世代的美術史」典藏展、修復展

時間:3月23日至12月29日(修復展至7月28日),週二至週五09:00-17:00、週六及週日09:00-18:00(每週一休館)

地點:國立臺灣美術館301、302展覽室、301-302走廊(臺中市西區五權西路一段2號)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