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慶餘專欄:從「崩世代」到「亂世代」

2018-08-06 07:10

? 人氣

作者認為年輕人有從「崩世代」滑向「亂世代」之虞。(圖/《崩世代》facebook專頁)

作者認為年輕人有從「崩世代」滑向「亂世代」之虞。(圖/《崩世代》facebook專頁)

五六年前,年金改革(世代剝削)問題浮現,世代戰爭被預言即將開打,年輕人被稱為「崩世代」。曾幾何時,軍公教年改案通過,年輕人卻開始成為「亂世代」:不但政黨政治價值被他們揚棄,他們的政治目標陷入混亂;他們自豪的「中間選民」(原本是指對政黨具有仲裁意義的「仲裁選民」「抗議選民」)身分,也變質成追求娛樂、超越政黨的「粉絲選民」。政治已被他們搞成一團亂。柯文哲莫名其妙的高人氣及高支持度,堪稱「亂世代」的傑作。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崩世代」之廣受同情,因為他們的經濟利益被嬰兒潮「海綿世代」(《經濟學人》雜誌用語)吸去,他們又身處全球化貧富懸殊及少子化高齡化同時來到社會。但令人意外的是,「318太陽花學運」及「高中生反課綱微調」竟在此時接連二年發生。前者創造了台灣史上最大公民自發支持潮,留下了「懷抱理想而來,承擔責任而去」的豪情壯語。後者一所一所中學接力而起,學生力量及思想高度前所未見,還發生了為鼓舞學生士氣、懇勸大人而慷慨赴死的林冠華「利他性自殺」。

我當時曾如此評論這兩大運動:「去年有太陽花學運,今年有反課綱學運。台灣孩子的成熟及勇氣令人驚嘆,公共領域久已不見的感動力重新出現於他們身上。他們感動了長年被政客玩弄、對政治早已麻木不仁或冷漠心死的大人。」同時我也表達如下憂慮:「像這樣(正面而成熟)的運動,在學運史上並不多見。學生雖說「青春無悔」,對貧富不均及政治腐敗更多義憤,對弱勢及被壓迫者更具同情,但在錯誤挑激(如毛澤東文革)及盲目躁動下,他們的運動更易朝「造反」的道路走。」

把「學生」換成「年輕人」,這兩年台灣年輕人不幸正是朝「造反」的道路走。而他們欣賞及替代的偶像竟是毛澤東型(搞笑版)的柯文哲。柯文哲以酷吏、雍正自居,又崇拜毛澤東,這三者在歷史上都是負面樣板,更完全與民主時代不容。

20180805-台北市長柯文哲5日上午前往孔廟出席「88愛無限大」父親節慶祝活動。(取自台北市政府)
台北市長柯文哲成為年輕世代心目中的政治人氣王。(取自台北市政府)

而柯文哲確實不具民主性格。他大搞「五大弊案」,如今都無疾而卒。他待人苛刻(如走掉二十幾位首長)、對事苛扣(如到處都劃停車格收費),看不出有何大政方針,每天都在專心作秀。他在藍綠間「左右搶票」,打吳音寧成為他吸藍票的重大策略。外界批評他看不起女人,卻不知他最會利用女人:除了打吳音寧吸票之外,他每次惹出事來,就找柯媽滅火;私下整人及喬事,就找蔡璧如代打;財務問題被質疑,就有老婆上陣;要增強網路優勢及支持度,就說「學姐陪吃飯」。有人罵他是「物化女性」,其實他只是「利用女性」(利用人),如同老人共餐、老人旅遊、老人免費撘捷運,是在「利用老人」。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