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銘專欄:風險資本到底有多風險(下)

2015-05-01 05:20

? 人氣

反過來說,如果投資的全都是預期會「打出全壘打」的新創公司,那就有可能會出現下面的分佈: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風險資本
 

因為一開始每一家都瞄準會打出全壘打(超高回報),在三年得過程中有75%公司終究沒能實現他們的潛力,只能倒閉,但有24%實現了普普通通的兩倍回報,其中1%敲出超級全壘打達成了兩百倍回報,最終基金整體的年化回報率可計算如下:

2.48 ^ (1/3) – 1 = + 35.4%

順利跨越了30%的形式化門檻。

在這個簡單的計算中我們可以注意到兩件事:

*在第二個投資方式中,超級全壘打的那1%投資佔了總體基金最後淨資產的80%價值

*在第一個投資方式中,因為只瞄準三年兩倍的回報,沒有將高風險列入考量,結果就是陣亡的七成五公司將整體基金回報拖下水成為負的,基金管理人也只好回老家種田

總結

真正的風險資本基金的投資者(LP)是採取投資組合觀點的機構投資人,因為採取投資組合觀點,這些機構投資人能夠選擇真正的風險資本基金和管理人,透過投資分散去承受此一類別的高度風險,破壞式新創公司也才能在前期得到這些真正的風險基金和管理人的投資。

傳統上台灣的「創投基金」的投資人並不是採取投資組合觀念的機構投資人,而大多是有錢人、大企業和政府單位。這三者通常都不是採取投資組合角度去看風險資本, 如果他們投資真正的風險資本基金的話,是無法享受到風險分散的好處的,只會徒然背負龐大的風險。

但這三者仍然將錢投入了「創投基金」,其目的各自不同:有錢人的目的是錢滾錢,因此「只准賺錢,不准賠錢」;企業的目的是策略,除了「不准賠錢」,常常還要兼顧企業本身利益;政府單位缺乏利益導向的需求,傾向將錢灌入納稅人(勉強)可以理解而符合政治正確性的產業和公司,而非追求模糊不可知的破壞式創新。

當基金的LP都是這些非採取投資組合角度者時,基金管理人也就不會去投資真正的破壞式新創公司,而只會投資較低風險的「高科技公司」,例如即將IPO的、大企業分拆出來的或者有產業政策補貼的。

換句話說,不管是Facebook還是Twitter還是Instagram,都無法得到這些基金的青睞——就算這些新創當初真的來到台灣尋找資金,這也正是台灣過去十年錯過了lean startup浪潮的最主要原因。

希望在這系列三篇文章後,讀者能夠對於風險資本有更健全的理解。不管你是創業者、個人投資者、企業主或者握有投票權的公民,這樣的理解可以協助你更完整地觀察台灣和世界的新創生態體系,也才能做出更理性的個人決定。

*作者台灣大學電機系與研究所畢業,在台灣、矽谷和巴黎從事IC設計超過十年,包含創業四年。人生前半段表面上照著資優生樣本走,骨子裡卻是不折不扣的舒適區恐懼症患者。因為受不了矽谷生活之乏味,接受獵人頭挖角來到巴黎,邊工作邊進入名校HEC Paris攻讀MBA,同時於半年內通過CFA一級和二級考試。在管理超過七億歐元的Truffle Capital工作半年後,加入Hardware Club成為合夥人,在全球各地投資新一代的硬體新創公司,使命是領導硬體革命、翻轉世界。(作者另有一個以英文寫作的VC部落格:http://jmyang.com)

喜歡這篇文章嗎?

楊建銘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