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退休軍公教不要倒果為因

2018-06-25 06:00

? 人氣

作者認為,反年改的軍公教過度強調自己出身、整體績效不進反退、自貶身價缺說服力。(資料照,陳韡誌攝)

作者認為,反年改的軍公教過度強調自己出身、整體績效不進反退、自貶身價缺說服力。(資料照,陳韡誌攝)

從下個月開始,年金改革正式上路,而收到處分書的公教團體也積極地進行相關的法律程序,希望保全自己的權益,這是完全可以接受的;不過,當我們看到許多人在抗爭時,都過度地凸顯自己的犧牲,卻不願意持平而論整個過程,就讓人覺得不甚滿意。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其實,在我周遭已經有許多親朋好友是這群退休的軍公教,也就是說,在他們為國家付出的過程中,我是看在眼中的,尤其也看到整個國家社會的發展,所以認為他們對於改革的過度反應,是可以被公評的,因為:

  1. 過度強調自己出身:我們看到現在的公務體系進入門檻越來越高,即使年金改革之後受到影響,但還是不容易進入;許多人也都用自己花多少時間來進修,才有這樣的利得來為自己辯護。但是當我們看到這群退休的軍公教中,當初進入的門檻卻不是如此的高,畢竟相對於當時「台灣經濟奇蹟」的黃金時代,誰願意守著死薪水呢?

  2. 整體績效不進反退:我們可以看到,退休金是在政治操作下,才有如此優渥的月退俸,並不是因為軍公教的績效卓著才有的獎勵,這可以從軍中文化渙散,公務體系效率不彰,教師越來越不受到敬重;而在這樣的績效中,居然還可以有如此優渥的待遇,應該才是大多數民眾反彈的關鍵。

  3. 自貶身價缺說服力:記得軍公教一開始的抗爭運動中,最強調的就是「尊嚴」,如果堅持這個底線,應該可以贏得更多的社會認同,但是時至今日,整個焦點卻都是在所得上面,因此無法搭頭等艙,沒辦法定期出國等,都成為自曝其短的說法,於是原本所要追求的尊嚴也逐漸被淡忘,這種圖窮匕見的結果,不管最後改革如何,恐怕都已經失去社會最後的認同。

其實,要有好的待遇,才能吸引好的人才,這是大家都接受的道理;不過,再過度的福利制度保障下,如果培養出來的就是一批「多做多錯,少做少錯」與消極等待退休的公務員,那麼,我們國家還有什麼希望呢?

在這一波波的抗爭中,反而可以讓我們看清楚問題的所在,在這個時間點,如果軍公教還是執意倒果為因,那麼,所獲得的社會支持只會越來越少了!

*作者為實踐大學高雄校區博雅課程教師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