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榛蔚觀點:有機低碳首都─以多面向永續建構安居花蓮

2022-08-24 05:40

? 人氣

花蓮縣玉里建立全國第一座集中處理畜牧廢棄物,再以沼氣發電的生質能源中心。(圖∕花蓮縣政府)

花蓮縣玉里建立全國第一座集中處理畜牧廢棄物,再以沼氣發電的生質能源中心。(圖∕花蓮縣政府)

大山大海的花蓮,土地面積廣達4628平方公里,擁有純淨的陽光、空氣、水,這正是發展有機農業的優勢,有機農業不只攸關著糧食安全與經濟運作,更是環境永續的助力。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花蓮在2020年2月成立全國第一個有機農業促進辦公室,以更有系統的方式推廣有機;根據今年7月農糧署的統計指出,花蓮的有機耕作面積2986公頃全台第一,占約24%,有機首都之名,花蓮真切當之無愧。

永續,正是道法自然

有機農業與土地環境息息相關,我更相信,這是邁向永續的道路;所謂的永續,正呼應《道德經》中提及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我們在農業時代的老祖先,依四時變化耕作生活;進入工業化後,社會快速變遷,也帶來人們不樂見的大自然反撲,特別是嚴重影響農業生產的極端氣候。

擁有好山好水的花蓮,無法自外於世界;為能順應環境變化,這幾年,縣府積極借重學界科技與農政單位的協助,將AIoT(科技智慧物聯網)導入有機農業,及時收集環境因素,提供農民澆水、施肥等數據,加上農業區塊鏈的信賴溯源,如實揭露作物的相關訊息,增加消費者對花蓮農產的信賴感。

生產之外,我們也在玉里建立全國第一座集中處理畜牧廢棄物,再以沼氣發電的生質能源中心。中心內的厭氧消化系統來自丹麥的環保技術,近乎完全分解畜牧排泄物,透過生物脫硫去除沼氣的硫化氫成為生質能源,再以燃燒沼氣產生電能;而處理後的沼渣沼液轉化為優良的有機肥料,載運至農田回灌,創造循環經濟。

加速淨零碳排,再創低碳首都

這套先進系統幾乎不會產生危害環境的副產品,並且每年可減少約11萬公噸畜牧廢水排入秀姑巒溪,發電量達每年87.6萬度,提供250戶住家使用,同時減少3千公噸的二氧化碳排放,效益相當於7.7座大安森林公園。

由推廣有機農業到生質能源中心的建置,花蓮逐步落實永續在每個層面上,除了針對縣內碳排放進行盤點,並籌組「花蓮縣淨零碳排推動小組」委員會,以短中長期規劃,擬定「花蓮縣減緩溫室氣體排放實施方案」,提出個別戰略計畫,加速達成2050淨零目標,讓花蓮繼有機首都,再冠上低碳首都的榮耀。

花蓮縣政府橫掃2022國家卓越建設七項大獎,縣長徐榛蔚代表受獎。(圖/花蓮縣政府行研處提供)
花蓮縣政府橫掃2022國家卓越建設七項大獎,縣長徐榛蔚代表受獎。(圖/花蓮縣政府行研處)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永續不是規格化,而應該因地制宜,符合地方的風土人文。花蓮的地形狹長,縣府提出「三軸、三心、多亮點」的發展策略,依天然環境由西到東分為森林綠帶軸、綠谷廊帶軸和海洋藍帶軸,大花蓮政經核心、多元文化慢城核心、健康樂活養生核心則是由北往南延伸的特色生活圈,由三軸三心連結各區資源,凸顯在地特色,進而帶動整體產業的提升。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