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防疫險之亂─只看黃金無視風險的業者

2022-05-14 07:30

? 人氣

國內確診人數爆增,引發所謂的防疫險之亂。(資料照片,AP)

國內確診人數爆增,引發所謂的防疫險之亂。(資料照片,AP)

因防疫險的理賠引發的爭議與問題不斷,台北市長柯文哲以「飛來橫禍」形容保險公司的慘狀;這回保險公司算是「慘定了」,但該問的是:何以致之?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由於三月以來,國內疫情擴散,每天確診人數從數十人變成上百人、終而上千人,現在是來到數萬人,而且,尚未看到盡頭,未來上看10萬人;以總人數來看,這波新疫情從今年以來,確診人數就已增加到47.8萬人,大部份專家的預料都是最後確診人數當在「數百萬人」。

確診人數快速增加,引發的問題不僅是醫療資源缺乏的問題─從急診室大塞車、快篩缺貨到藥物不足等,最讓外界意外的是因此發生了「防疫險之亂」─從如何證明確診的「診斷證明書」、到政府標準的改變(快篩陽性即算確診),保險業者意見與抱怨不斷,業者說這些作法可能會有「詐保」、道德風險等出現。

外界甚至有人建議為避免保險公司倒閉,應該要讓「保險公司終止跟保戶的保單、退還保費」的主張,讓金管會主委黃天牧為此重話要求業者履約。而業者也找出有保戶一口氣投保11張防疫保單的案例,強調有「道德風險」,這些爭議外界以「防疫險之亂」名之。

保險公司賣新冠疫情防疫險保單,不是問題;依約賠償,也不是問題,真正的問題、或是說讓外界憂心之處在:防疫險保單的賠償可能讓保險公司虧大錢、甚至陷入財務風險中,這也是業者與外界訴求的重點。因此,應該先回頭看實際情況再作判斷,畢竟不會有人希望看到保險公司財務出問題,損害保戶權益、甚至拖累整個金融界。

根據目前金管會的統計,目前累計防疫保單有效契約保單共600多萬件,若加上核保中約100多萬件,估計防疫保單達700萬件;以已經發生理賠額估算,平均每件理賠金額為4.5萬元。有立委以15%的理賠率等數字計算,預估保險公司要理賠超過300億元;事實上,不論以多高的理賠率或理賠金額計算,保險公司至少為此要付出3-5百億元左右的理賠金。

每家保險公司情況不同,很難一概而論,但防疫保單賠了,並不代表整個公司就是虧損;即使今年因防疫保單致公司虧損, 也不代表公司財務就有問題,但一家保險公司尊重合約、履行其與保戶之間的約定,應該是保險公司經營的基本原則,那些想「賴帳不履約」者是丟人了,有愧行業之基本道德,金管會堅持要保險公司履約,當然該支持。

某個角度而言,如果保險公司可以毀約、退費不理賠,那不僅是「願賭不願輸」的「賭品」問題了,而是公司根本是破產了─信用絕對破產!

但對理賠的程序與標準,則還是該回到法律面與合約面看;以最具爭議的確診的認定,該以PCR或快篩陽性認定,是可以回歸合約與法律來看。原先快篩陽性之後還要作PCR確認後才算是「確診」,原因當然是兩者的準確度有差,政府後來改為快篩陽性即視為確診,其實是因人數暴增,在考慮醫療資源與管理上而在統計數字上作的調整。因此如果是因理賠的法律需要,必須採PCR認定才理賠,也有其道理。只是現實的就是:醫院塞車、民眾取得PCR認定不易。甚至某個角度而言,保戶為取得確診證明,而在醫院吃緊時不當的使用醫療資源。

防疫險保單需要履約、理賠要完全執行,這點應毫無疑義,金管會可儘量堅持這點,大概也不會有保險公司敢出來說:保單不必執行、履約吧?但對確診的認定,則應是「科學問題」而非政治問題,如果PCR是更可信的方式可採取,但必須解決醫院塞車問題。至於新冠是否在傳染病分級上要「降級」,則是另定一個問題─可以專業認定要降級與否,但不能為替業者「省錢」而降級。

在防疫險之亂落幕後,業者或許更該思考、檢討的是:何以致之?為何業者會一頭熱的大賣這種「保費500元、理賠10萬元」的保單,卻認為是「大有賺頭」?先前台灣的確診人數確實非常少,但業者難道是活在鎖國中,沒看到國外的疫情如何擴散、確診人數又有多高嗎?事實上,大部份專家早就認為台灣不可能一直清零、確診人數極少,業者為何毫無此認知、更乏風險意識的在防疫險上押此大注?

這個數百億元的教材、教訓,業者是該好好消化、學習一番,「別浪費了一次危機」。

本篇文章共 1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45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