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誇獎孩子「你很聰明、你做得到」!心理專家曝多數家長的讚美迷思,其實會造成反效果

2022-05-14 07:00

? 人氣

一直誇獎孩子不一定是好事,研究發現,家長長期誇獎孩子「好聰明」反而會造成反效果。(資料照/顏麟宇攝)

一直誇獎孩子不一定是好事,研究發現,家長長期誇獎孩子「好聰明」反而會造成反效果。(資料照/顏麟宇攝)

「只要誇他就好了吧。」、「應該會帶來好的影響。」父母基於這種想法而對孩子說的話,反而會阻礙孩子的自我效能。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請先回想一下,平常你是否會對孩子說「你好聰明」「你做得到」「去做就做得到」呢?如果有,從今天開始,請不要說這些話。

誇獎孩子「很聰明」只會造成反效果

有一份針對數百名國小五年級學童的研究。

研究方式是讓這些孩子做了某種智力測驗後,將他們分成兩組,誇獎其中一組孩子的能力:「做得很棒,你很聰明」;對另外一組則讚美他們的努力:「做得很棒,你很努力」。

在這個時間點,這兩組的成績其實完全一樣,但不同的一句話卻會讓孩子之後的表現大不相同。

能力受到稱讚的孩子,之後會逃避新的困難課題。另一方面,因為努力而受到誇獎的孩子,有九成會選擇進行新的挑戰。

接著,再讓這兩組進行高難度測驗,兩組的孩子結果都不理想。其中,被稱讚聰明的孩子會感到沮喪,認為「自己很笨」,而因為努力受到誇獎的孩子,則會覺得「這些問題很難,我要更努力」,他們不認為解不出難題是一種失敗,也不會覺得解不出題目是因為自己很笨。

這兩組在解題過程裡樂在其中的程度也有差異。因為能力而受到讚美的孩子,只有在順利解題時才覺得開心,而因為努力受到誇獎的孩子則認為,困難的問題反而更有趣。

「你很聰明」可能是父母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這樣並無深意的一句話,讓孩子感覺到的不是「爸媽在幫我加油」,而是「爸媽在給我打分數」。與孩子相處時,我們必須知道話語的影響力,說話時也要更加留意。

由「恐懼」引發的行動無法走向挑戰

當孩子認為學習的意義是向周遭證明自身能力,就會執著於完美。即使拚命努力,還是無法樂在其中。而且,當孩子覺得自己無法做到完美,就會開始拖延逃避。

這是因為,孩子的行動不是出自於「愛」的理由,例如「想去做」或「想成長」,而是來自做得不完美就會被貼上「廢物」的標籤,以及得不到愛的「恐懼」。在先前提到的研究中也已經證實,誇獎孩子的能力會讓他們產生這種想法。

和日本人一起共事時,我發現每個人工作都做得很棒、很完美。然而,我常覺得大家都是抱著不要犯錯的想法在工作。工作時心裡的情緒是恐懼,而不是愛或好奇心。許多時候,我們都可以回頭想想自己行動的理由是恐懼還是愛。希望各位能教導孩子不要在意評價或失敗,要持續挑戰,以快樂和愛為人生的原動力。

教導孩子「挑戰本身就是最有意義的事」

大人經常會說:「你很聰明一定做得到。」這也是一句會讓孩子以為自己一定要順從父母理想的發言,必須謹慎以對。「你很厲害」和「好孩子」這類讚美,會勒緊孩子的脖子,逼迫他們一定要做到,一定要當個好孩子。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