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至少發射140艘太空船!中國2022猛烈增加太空活動,天宮太空站可望全面完工

2022-02-19 00:00
(BBC中文網)
(BBC中文網)

中國計劃2022年把至少140個太空船送進太空並全面建成太空站。天宮太空站一直被中國當作科技強國、太空強國的標誌。

中國主要的太空公司計劃2022年進行50多次太空發射,把至少140個太空船送進太空,其中包括全面建成常年駐人的天宮太空站(空間站)。

中國在2016-2021年間進行了207次太空發射,是之前5年的兩倍。2021年中國完成了55次太空發射。

天宮太空站一直被中國當作科技強國、太空強國的標誌。

西方媒體也曾分析稱,具有多用途的太空技術「關乎科技發展和一個國家的國際地位」。

天宮太空站

中國太空科技集團在2月9日公布了《中國太空科技活動藍皮書(2021年)》。該集團在發佈會上表示,2022年要進行6次同天宮太空站對接的發射,全面建成以天和核心艙為控制中心,問天,夢天實驗艙為主要實驗平台的天宮太空站。

大推力運載火箭

中國今年計劃進行50多次太空發射,把140多個太空船送進太空

中國是世界上第三個將太空人送入太空的國家。

據太空科技集團專家介紹,該集團今年進行的6次同太空站對接的發射中有兩次貨運飛船發射,以及兩次載人飛船發射,以及問天實驗艙和夢天實驗艙的兩次發射。

目前在天河核心艙的三個太空人將在3月返回地球,屆時他們將成為中國首批完成了6個月太空飛行的太空人。

按計劃搭載3名太空人的神州-14號飛船在5月發射,他們將替換在天宮太空站核心艙的太空人,並且為新太空艙對接做凖備,全面建成中國的太空站。

中國的太空計劃一直受到國際間、特別是美國的密切關注。

在蘇聯解體後的一些年中,美國在太空領域沒有了競爭者,穩居主宰地位。但近年來,美國觀察家和政客多次警告說,中國正在迅猛發展自己的太空能力,美國的主宰地位正受到來自中國的挑戰。

美國分析人士曾經形容,中國建立載人太空站「把中美兩國在經濟、技術和地緣政治的競爭推向太空」。

火箭和衛星

中國太空科技集團在《藍皮書》中還透露,今年的發射計劃還包括首次發射長征-6A運載火箭以及多型商業運載火箭。長征-6A中型運載火箭是中國研發的第一款固液混合燃料的火箭,本來計劃在2020年首飛,但首飛時間被推遲到了今年。

高通量通信衛星,中國今年已經成功進行過兩次發射,包括1月17日用長征-2D運載火箭發射的試驗13號衛星,據中國國家太空局說,那是一顆「太空環境偵測和相關技術試驗」的衛星。

試驗13號衛星發射成功被中國媒體稱為今年中國首次太空發射的「開門紅」。中國媒體報導說,試驗13號衛星是一顆通訊能力空前的衛星,「將極大促進中國衛星通訊技術」。

新華社報導說,中國計劃利用這種高通量通信衛星在未來3年內用衛星組成高寬頻移動通信系統覆蓋大部分地區和近海海域,在飛機機艙內,高速運行的高鐵上,以及偏遠的山區實現便捷高速上網。

地球同步軌道

中國衛星顯示在地球同步軌道上捕捉其他衛星的能力受到美國關注

太空軍事潛力

2021年中國完成了55次太空發射,中國太空科技集團進行了其中48次發射。這些太空發射並不包括許多報導提及的能夠攜帶核彈頭的高超音速軌道飛行器試驗。

2022年1月底,美國媒體根據美國一家商業太空監測公司(ExoAnalytic Solutions)的報導說,1月22日,中國的實踐-21號衛星將一顆失效的北斗導航衛星拖離地球同步軌道。

中國官方並未證實發生了上述太空拖移活動。

世界上其它許多國家也在開發清除太空垃圾的技術。但是一些美國官員對中國實踐-21號的「捉衛星」操作表示擔憂。

美國媒體報導稱,雖然中國當局對上述太空活動三緘其口,但中國的衛星在地球同步軌道上捕捉衛星顯示出某種令人擔憂的能力。

美國太空司令部指揮官迪金森(James Dickinson)認為中國可以利用這種衛星技術捕捉其他衛星。

今年1月,中國太空科技集團和其他兩個中國公司成為美國的制裁目標,這幾個中國公司被指「從事導彈技術擴散活動」。

「民企進入太空業」

與此同時,美國的《太空新聞》網站報導預測,在2022年還會有更多的商業機構加入中國的太空發射計劃。

中國的民營企業藍箭太空太空科技公司計劃在今年第一季度發射朱雀-2號火箭,那是該公司自主研發的用液氧甲烷做燃料的中型運載火箭。由於新冠疫情發射被推遲了兩年。 (相關報導: 家庭暴力:為什麼家暴受害者會離不開施暴人?專家們這麼說... 更多文章

成立於2015年的藍箭太空是第一家進入中國太空業的民營公司。該公司在北京,西安等許多地方有研發和試驗中心。

更多文章
城市書店「越讀人」 燥咖X書展的新五感體驗
新北增7例居隔採陽、 板橋中山國中即日起停課三天
何時可以出國旅遊?2成本代價太高,醫師直搖頭:3年內都不敢奢求
傳承台灣第一女醫坐月子理論 廣和獲母嬰界奧斯卡「金孕獎」肯定
四大超商咖啡優惠懶人包!全家連3天拿鐵買一送一、7-11第二杯半價…想省錢快把握機會
何時才能出國旅遊?醫師斷言2大風險:3年內不敢奢求
挑明國民黨年底選戰「4缺1不利」 游盈隆曝求勝唯一希望
德國假名媛獲刑4至12年 曾騙倒紐約社交圈
接觸者匡列隔離改由「政府買單」!陳時中:中央概括承受,避免二度傷害
噪音太多睡不好?隔音選材決定生活品質!
公務員當13年不如科技業2年?內行人曝4大優勢完勝:老了就知道
後疫情時代的必須!台北室裝公會理事長戴源昌推動數位轉型
曝黃珊珊會「選到底」 蔡壁如再打槍藍白合:民眾黨目標延續北市執政
學童專屬路權 龍井區龍中橋拓寬1倍今年10月可完工
蔡英文親弔唁!林崑海治喪委員會囊括朝野大咖 柯文哲、侯友宜全入列 
北大欣董事長王振榮大膽創新 開創建材設計產業新未來
重返立院笑稱「沒有不習慣」 林靜儀親曝答應補選的自我糾結
勞退基金平均每人可拿2.3萬元!3月入帳、提領時間一次看,加碼一招為自己增加退休金
新增16例本土確診!雙北成Omicron疫情焦點,醫師提醒「1關鍵個案」:校園要小心了
避免俄烏開戰的最後外交拚搏:在聯合國安理會上,美國務卿布林肯與俄方交鋒
崑大公佈民調 黃偉哲施政滿意度高達82.2% 藍營6成9支持黃連任
家庭暴力:為什麼家暴受害者會離不開施暴人?專家們這麼說...
北市疫情未歇!新北設計師案再添4人染疫 薇閣國中爆家長確診
又一旅館改建!2021北市總價最高透天交易:建商砸7.3億,包下北投26年老牌旅館
國民黨桃園市長呂玉玲出線?在地議員爆黨中央還有口袋人選
匡列住防疫旅館自費花4萬 國民黨團籲政府全額負擔:8400億預算花光了?
印度關鍵的北方邦選舉:「牛患殺人」現象背後的政治和文化
中國政府調查「前後矛盾、不斷改口」:徐州八孩事件再升級,江蘇省終於決定「全面調查」
美國要升息了,民眾荷包會有什麼影響?房貸、車貸、信用卡、退休計畫都逃不掉!
新台幣強升台企靜悄悄?謝金河揭「毛三到四」時代終結:張忠謀不再講滙率
宜蘭客家深耕發亮 族群融合多元友善
土石流自主防災訓練 增加社區抗災害能力
廚餘變身有機質肥料 2/21起開放民眾申請
停業托嬰中心再爆虐童舊案 中市社會局強調全面清查、絕不寬貸
蔡阿嘎「愛台灣」三劑全打高端!親曝2大副作用:這是正常的嗎?
方國強京繡高訂新作 玩轉傳統手工繡花與現代法式浪漫
台灣頭選戰交鋒!謝國樑陣營譏綠營做「未來時間民調」:趨勢才是重點
致我親愛的漢族父親:寫在原住民身分法釋憲案時
為何房地合一稅一年比一年高?內行人曝背後原因,投資客出走潮還沒完
邱復生父女之爭,意外讓台開股東、債主全曝光,金融大亨、台塑第二代榜上有名
千萬退休金如何佈局?專家解析不同年齡層財務規劃,兩大操作重點要注意
3藍營諸侯全拒任提名委員 媒體人批「低級錯誤」:朱立倫領導統御死當
中國根本沒有履行「美中第一階段貿易協議」,拜登是否會重啟中美貿易戰?
訂電影票、網購生鮮都有它,綠界六年從虧損變千元股王!電商金流龍頭,從對手看不上眼的市場起步
好市多帳單藏玄機!隱藏版優惠「現省百元」,店員揭內幕:很多人錯過
黃珊珊「豬頭說」掀波 游淑慧諷「好兇啊」:官員直接人身攻擊也是少見
別以為學貸可以慢慢還!她年薪百萬想買房,核貸成數卻不到8成…過來人曝1招解決
「暗獨」或「中華民國派」?矢板明夫:被中國利用是國民黨重要價值
華爾街日報》美國已加強收集莫斯科情資,為何還是看不透普京的下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