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互重疊的加害者、受害者──評阿拉伯文學大獎《巴格達X怪客》

2018-03-14 05:10

? 人氣

中東。(圓神出版提供)

中東。(圓神出版提供)

阿拉伯文學或許從未像這一世紀如此血淚,字裡行間總有戰爭不斷、烽火連天。當代文學大多由離散各地的鄉人寫作不輟,他們欲從廢墟中打撈出歷史,也欲呈現有別於英美主流媒體的視角。這些故事奠基於真實場景,即使幻化成奇幻文學、推理小說、荒謬劇……笑料不斷的情節裡,卻往往突顯出更深沉的悲痛。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巴格達X怪客》場景設定在十多年前的伊拉克首都,大致吻合2003年春天海珊垮台後,由英、美軍為首多國聯軍成立「聯盟駐伊拉克臨時管理當局」的時間點。隨後,夏天到來,這個聯盟監管了伊拉克各界人士新組成的「伊拉克臨時委員會」;直到隔年夏天,才將權力移交給「伊拉克臨時政府」。不過,一直要等到2005年春天,伊拉克才產生新總統。

政局動盪的過渡時期,巴格達有如書中描繪場景:街頭炸彈日夜威脅,人們舉家遷徙,旅館人去樓空,地產商藉機牟利;城市的權力中心有爾虞我詐、明爭暗鬥、貪腐、羅織冤獄;城市各角落有捕風捉影的巷議街譚、虔誠的信徒、苟且求生的市井小民、犯罪者、拾荒者、娼妓、被奪去的生命…… 原書以「巴格達的弗蘭肯斯坦」(Frankenstein in Baghdad)為名,令人想起十九世紀《科學怪人》(Frankenstein)作者瑪麗.雪萊因大雨而受困於湖畔別墅,在女兒夭折的思念之情裡,聽人描述著伊拉斯謨‧達爾文電擊屍塊、欲使其復生的演化實驗,寫下史上不朽的經典。本書主角「無名氏」和科學怪人一樣沒有名字,也因一位拾荒者的思友之痛而被縫製,卻意外有了魂魄,還被一位老奶奶誤認為失散多年的兒子。

然而,多人屍塊組成的無名氏,只能冷冷地看著人世間的情感。在他的肉體上,每一塊已代表著不同受害者、不同悲劇,日日夜夜都泣訴著要加速復仇。每復仇一塊,那屍塊就剝落;每補上一塊新肉體,就又背負了下一個復仇使命。直到有天,他意識到受害者、加害者「已經以一種比以往更複雜的型態相互重疊」,「他殺死的每一個壞人,在某程度上其實是無辜的」,雖一度想結束任務,卻也越來越無法自拔。

「一個人的罪業有幾分,又有誰說得清楚呢?」「我們每個人的罪業,都包含了一定程度的善與惡。」尤其兵荒馬亂的時代,人類維護自身利益的習性往往更變本加厲。書中「真相雜誌社」的記者,夾在國家、間諜、告密者、調查報導、紀錄片工作者等種種羅生門之間,居然也只能藉著瘋狂與渴望,才能掙扎求生。

此書結束,真相未明,真是對時代最沉痛的諷刺了。可憐人亦有可惡之處、可惡人必有可憐之處。混亂的世界,千糾萬葛中,難道可能只有一名X怪客?

我們反觀今日的伊拉克,至今,各國族、政治與宗教派系的角力仍未終止。多數的人不是英雄、梟雄、悲劇到底獲得垂憐的角色,而是三明治中進退兩難的大多數──昨日今日,始終不勝唏噓。

巴格達X怪客(圓神出版提供)
巴格達X怪客(圓神出版提供)

*作者為跨國自由記者 

*《巴格達X怪客》作者為阿荷馬德.沙達威 Ahmed Saadawi,1973年出生於巴格達,為作家、詩人、小說家、記者,2005-2007年擔任BBC駐巴格達連線記者,曾獲2004年伊拉克傑出記者獎、阿拉伯國際文學大獎、2016年法國幻想文學大獎等。《巴格達X怪客》是他的第三部長篇小說,不僅廣受讀者歡迎,成為阿拉伯世界最大網路書店「尼羅幼發拉底河」年度冠軍小說。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