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個沒有受過專業訓練的「業餘天文學家」卻幫NASA找到消失12年的機密衛星

2018-02-04 12:00

? 人氣

NASA觀測地球磁場的人造衛星「IMAGE」(NASA)

NASA觀測地球磁場的人造衛星「IMAGE」(NASA)

2000年3月25日,美國航太總署發射一枚「磁層頂─極光全球探測成像」人造衛星,希望藉由它來深入了解保護地球的「隱形的海洋」──地球磁層。接下來5年,這顆任務性質「機密」的衛星不負眾望,讓科學家大開眼界。但是2005年12月18日,它卻突然停止發送訊息,從此消聲匿跡。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直到今年1月20日。

加拿大電機工程師提利(Scott Tilley)沒有受過任何專業的天文學訓練,但業餘嗜好是無線電天文學(radio astronomy),尤其熱衷於搜尋政府、軍方從事機密任務的人造衛星。

《華盛頓郵報》報導,今年1月20日,提利接收到一個陌生的無線電訊號,一開始不以為意,後來在好奇心驅使下比對資料,Bingo!他發現了消失12年的「磁層頂─極光全球探測成像」(Imager for Magnetopause-to-Aurora Global Exploration)人造衛星!

機密任務:探測保護地球的「隱形的海洋」──地球磁層

航太總署(NASA)這顆衛星簡稱「IMAGE」,它所探測的「海洋」──磁層(magnetosphere)──雖然看不到也摸不到,但是無比重要。地球磁層主要由電漿(plasma)形成,幫助地球抵擋來自太陽的超高速帶電粒子流──太陽風(solar wind)。如果沒有磁層阻擋太陽風長驅直入,生命恐怕很難在地球上安家落戶。

美麗的極光(aurora)就是來自太陽風與磁層的互動。另一方面,當太陽閃焰(solar flare)來襲,有時連磁層都抵擋不住,可能造成地球上的輸電網絡與通訊網絡癱瘓。因此,磁層觀測並不僅是一項天文學研究,「IMAGE」之所以「機密」也其來有自。

「IMAGE」衛星拍攝的極光(Wikipedia / Public Domain)
「IMAGE」衛星拍攝的極光(Wikipedia / Public Domain)

「IMAGE」升空不久之後就繳出漂亮成績單,在2000年7月中旬觀測到一場大規模的太陽風暴(solar storm)並傳送圖像,讓科學家有如親眼看到「太空天氣」(space weather)的劇烈變化。此外,「IMAGE」還觀測到地球會向外太空噴出氣流,而且地球的磁場有時會出現巨大的缺口。

NASA人造衛星「IMAGE」觀測到的地球磁層太陽風暴(NASA)
NASA人造衛星「IMAGE」觀測到的地球磁層太陽風暴(NASA)

NASA:「因為動力子系統故障,已經停止運作」

2005年12月18日那天,「IMAGE」本來預定要傳送圖像,但卻沒有動靜,而且無線電訊號也從此中斷。NASA科學家無技可施,等了一個月還是音訊全無,只能宣告它「因為動力子系統故障,已經停止運作。」

在浩瀚太空之中,不能發送訊息就等於失去蹤影。「IMAGE」當然還在高地球軌道(high Earth orbit)上繼續運轉,只是沒有人知道它的位置或著它在做什麼。10多年過去,「IMAGE」早已被淡忘。

家住加拿大西岸、現年47歲的提利向來對這類「機密任務」衛星很感興趣,他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業餘天文學家深信「搜尋衛星,人人有責」。今年1月8日,美國政府又發射一顆「祖瑪」(Zuma)機密衛星,但事後宣稱發射任務失敗,衛星墜入印度洋。提利對此半信半疑,開始搜尋「祖瑪」的工作,但不是用望遠鏡,而是無線電裝置。

NASA證實「IMAGE」重現,對頭號功臣卻隱姓埋名

12天之後的1月20日,提利「聽到」了「IMAGE」。他通知NASA,NASA高達德太空飛行中心(Goddard Space Flight Center)進行查證,從軌道、頻率、振盪和自旋等資料研判,「IMAGE」真的在消聲匿跡12年後出現了,而且它的主控制系統應該還在運作,未來有可能重新被啟用,讓世人看看它在這12年蒐集到哪些資料。

1月30日,NASA正式公布「IMAGE」重出江湖的好消息,但是新聞稿中對頭號功臣提利卻隱姓埋名,只輕描淡寫提及一位「業餘天文學家」(amateur astronomer)。

無論如何,這位「業餘天文學家」做到無數「專業天文學家」整整12年都做不到的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

閻紀宇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