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遺忘的台灣史!從羅妹號事件到「南岬之盟」,一篇文看懂史詩劇《斯卡羅》的真實歷史

2021-08-18 10:51

? 人氣

在羅妹號事件中,台灣「斯卡羅人」曾經打敗美國軍隊,並簽下和平條約《南岬之盟》。(圖/公視提供)

在羅妹號事件中,台灣「斯卡羅人」曾經打敗美國軍隊,並簽下和平條約《南岬之盟》。(圖/公視提供)

我們翻開歷史課本,不論是過去中國史的部分或是臺灣史,我們常常會看到西元19世紀,歐美列強開始進軍中國,而屢屢敗仗的清帝國在無奈之下與列強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然而,我們拋開中國史書的立場,放眼臺灣與國際,竟然有不一樣的結果。當時臺灣竟然戰勝美軍!別說你們不信,就連我也很難相信呢。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然而啊,臺灣人打贏美軍,這不僅是歷史事實,而且還是由臺灣原住民斯卡羅人打贏的勝戰,更促使臺灣本島政權首次與列強簽屬雙邊平等條約。這除了臺、美兩方的官方檔案有記載之外,在南臺灣也有流傳「八寶公主」的傳說,都是在講述這則外交事件。然而,這一切的一切,得先從美國商船羅妹號(Rover)觸礁開始說起。

(圖/方格子提供)
1869年李仙得繪製的琅嶠地圖,並標示出「羅妹號觸礁處」。(圖/方格子提供)

羅妹號(Rover)事件:琅、美衝突的開端

說到「羅妹號」,英文為「Rover」,部分文獻也有記為「羅發號」、「魯阿號」,不過在這裡呀,我們還是根據清帝國官方的音譯「羅妹號」為主。[1] 西元1867年3月,美國商船羅妹號要從廣東汕頭經臺灣海峽至東北做貿易,途中遭遇暴風雨,不慎在臺灣南方的七星岩觸礁,羅妹號船長約瑟‧亨特(Joseph Hunt)下令棄船,並與他的夫人暪西‧亨特(Mercy Hunt)及十四名船員搭乘小艇登岸在南岬,也就是今天墾丁的南灣海岸。

(圖/方格子提供)
南灣的萬應公祠(八寶公主廟),也就是羅妹號觸礁的地點。(圖/方格子提供)

當時南岬是琅嶠十八社(在中國檔案上為「琅嶠十八社」或「琅嶠下十八社」,而美國檔案也稱為「the Eighteen tribes south of Liangkiau」。)所在的勢力範圍內,雖說在中文文獻中被定位為「番社」,但實際上由原住民斯卡羅人(Seqalu,目前被政府歸類在排灣族,斯卡羅人:約300年前,部分卑南族卡大地部族,從今天臺東縣知本鄉遷徙到今天恆春半島,並與在地排灣族通婚混血成「斯卡羅」。) 領導的獨立政權。早在荷治時期,他們就統治著恆春半島,並斯卡羅人的最高統治者也被荷蘭人稱為「琅嶠君主」。在歷史上,斯卡羅人先後臣服於荷蘭東印度公司與清帝國的統治,但實際上是類似「宗藩關係」的狀態,並無實質上的統治,斯卡羅在琅嶠(恆春半島)仍是政治獨立的實體。[2]

(圖/方格子提供)
琅嶠十八社補充資料。(圖/方格子提供)

故事說回到羅妹號,當時船長跟船員們登岸後,僅知此處是清帝國管轄的臺灣島,原本想向臺灣的英國領事館(當時臺灣只有英國的領事館負責代辦外國事務)求援,但卻不知他們所身處的地方是琅嶠十八社之龜仔甪社(音近:龜仔祿社)的領地。當時啊,龜仔甪原住民發現岸上竟然有一群金髮碧眼的「入侵者」,他們便覺得這些人是要侵略自己的土地,於是龜仔甪原住民對這些「入侵者」展開殺戮,這使得羅妹號船長夫婦與美籍船員們共十三人皆殉難,除了一位廣東籍的水手因躲在海岸邊的樹叢而逃過一劫,接著逃難到清帝國鳳山縣境內向地方官告知「羅妹號遭琅嶠原住民殺害事件」,而此事也被英國領事館輾轉到北京的美國大使館。[3]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