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台灣該從阿富汗血淋淋經驗學到的教訓

2021-08-18 07:20

? 人氣

阿富汗一夕變天給台灣什麼教訓?圖為8月15日神學士(Taliban)游擊隊佔領總統府(AP)

阿富汗一夕變天給台灣什麼教訓?圖為8月15日神學士(Taliban)游擊隊佔領總統府(AP)

美國匆促從阿富汗撤軍,導致賈尼(Ashraf Ghani)政權土崩瓦解,東山再起的神學士已掌握首都喀布爾以及全國主要地區。阿富汗變天後,許多人在問:誰會成為下一個被拜登(Joe Biden)背棄盟友?阿富汗血淋淋的經驗又給台灣什麼教訓?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首先要釐清的問題是:美國基於何種戰略考量而撤離阿富汗?這些考量對台灣是利是弊?

毫無疑問,阿富汗情勢遽變有損美國想再度當國際「帶頭大哥」的企圖,正加英國智庫「國際戰略研究所」(IISS)法籍資深顧問海斯堡(Francois Heisbourg)所說:「當拜登說:『美國回來了!』很多人可能會說:『是的,美國人回家了!』」不過,到底美國大兵只是從阿富汗「回家」,還是美國把戰力移防別處?

美國因為長期戰略轉變撤出阿富汗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美聯社)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強調,從阿富汗撤軍是要把力氣放在因應中國和俄國等長期對手上。。(美聯社)

海斯堡去年出了一本書《掠食者時代》,書中把中國比擬成掠食者,而歐洲則是中國的獵物。當時美國還沒改朝換代,海斯堡在接受《費加羅報》(Le Figaro)訪問時就說:「我們目前不清楚川普(Donald Trump)先生是否會連任,但目前在美國有一個共識,這就是他們都感覺受到中國的威脅,無論是共和黨還是民主黨,在國會都已經達成了這個共識,所以川普的繼任者的對華政策和目前他所採取的應該會很相似。」

拜登從阿富汗撒軍是延續川普與神學士在多哈談判的共識。而從拜登到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J. Blinken)在為阿富汗撤軍行動辯護時,也都強調撤軍主因是美國長期戰略競爭目標改變,美國要把力氣放在因應中國和俄國等長期對手上,因此必須調整中東戰略,把資源從阿富汗調離。這也是延續川普時代的戰略方向。

為什麼阿富汗的戰略重要性降低了?阿富汗居中亞與南亞之間重要的地緣戰略位置,近兩百年來一直是各帝國競逐的重要場域。19世紀兩個積極在亞洲擴的帝國,英國與俄國,就在阿富汗展開「大競逐」(Great Game);到了20世紀冷戰初期,換成美、蘇兩霸權在此競逐。

美國在1950年代曾給予阿富汗逾5億美元援助,而具地緣優勢的蘇聯則取得對阿富汗長期控制力,從1956年到1978年逾20年間,提供給阿富汗的經濟援助以及軍事援助分別超過12.5億美元。1978年阿富汗左翼軍人政變,但軍人控制的中央政權與部落氏族主導的地方勢力矛盾加劇,最終導致蘇聯紅軍入侵平亂。蘇聯入侵又讓阿富汗成為美蘇鬥爭場域,也埋下神學士崛起的種子。

蘇聯解體後,因中亞石油資源的開發,數條重要油管經過阿富汗,使得阿富汗又成為「新大競逐」的輻湊點;1990年代中,美國官方與民間石油公司都計畫投資興建從中亞經阿富汗到土耳其或巴基斯坦的油管,美國官方、民間都視神學士政權為拉攏對象。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