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在「有理與無理」之間的金融行庫董座大撤換

2017-11-24 07:30

? 人氣

慶富案先讓第一金董事長蔡慶年被撤換,接著合庫、台企銀也換人作作看。(資料照,顏麟宇攝、取自維基百科/影像合成:風傳媒)

慶富案先讓第一金董事長蔡慶年被撤換,接著合庫、台企銀也換人作作看。(資料照,顏麟宇攝、取自維基百科/影像合成:風傳媒)

蔡政府日前一口氣宣布3家金融行庫的新董事長人選,其中除了一銀是之前原董事長就被換下外,其餘2家合庫與台企銀,算是突如其來的更動。外界有人批「吃相難看」,有人罵是綠營派系「家天下」。不過,實情卻未必如此惡劣,但台灣確實在此問題上是缺乏共識與制度。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行政院宣布新的官股金融機構董事長新人選,包括:第一金、合庫金及台企銀董事長,分別由台北捷運公司董事長董瑞斌、中央存保公司董事長雷仲達,和金融研訓院院長黃博怡出任。在宣布的當時,合庫原董事長廖燦昌、台企銀原董事長朱潤逢兩人都還有國外出差,當事人應該是有突如其來、措手不及的感覺,要「運作」也難,只有乖乖的回國交接。

選在這個時間更換董事長,業界的說法是蔡政府去年520上台後,公股人事遲遲未更動,引發黨內與派系不滿。這次趁著慶富案發生,9家參與貸款的公營行庫中,先撤換主辦行第一金董事長蔡慶年,再來就是曝險金額最高的合庫、台企銀,接下去當然還可能陸續會有行庫人事更動。

如果以尊重各公司股東及公司治理的觀點看,一銀、台企銀、合庫等所謂的「公股行庫」,雖然所謂的泛官股持有的股權都在2-3成上下,讓政府能實際主導並決定這些金融機構的人事、政策。

但這3家畢竟也是股票上市公司,除了泛官股外,還有其餘7-8成的股權在其它股東手上。在股東大會改選董監事時,官股的董事人選名字是寫在票單上,而不是很寫著「官股,政府派任」的票單,由此觀點看,政府興之所至即撤換原來董事長,換上自己人,是有不宜之處,顯然有「視股東為無物」之嫌。

而說因為慶富案所以要換人,理由也未必成立,因為全案還在調查中。這些官股董事長是基於配合政策的考量,還是貪贓枉法收賄,才參與慶富聯貸,尚待釐清;甚至參貸後,到底是銀行團疏失、無能,還是中間卡一個國防部,是國防部「凡事皆機密」造成詐貸、「漏接」,也仍待調查了解。

不過,從政治的觀點看,這次更換行庫董事長,也算是「份所當為」,屬於「泛政黨輪替」的一環。公股行庫董事是股東會選出,但都是屬財政部的法人代表,雖然大部份都有一定的淵源與專業能力,但基本上擔任董事長是有相當濃厚的「政治任命」成份在內。因此,在政黨輪替之後,這些可歸類為政治任命的職位,新執政者最後都換上「自己人」,也算是可被接受。

至於換上的人選,這次3家行庫的新董事長人選,在專業能力與學經歷上都較能被外界接受,也曾參與金融機構的運作,更未出現類似任命台電、中油董事長時,為了特定人選修改原來規定的不當作法;甚至如接第一金董事長的董瑞斌,過去就曾擔任過第一金的總經理,也曾任高雄銀行董事長,在經歷與專業上都不易被質疑挑戰。而且,自從蔡政府任命與金融界毫無淵源、全無專業的顧立雄擔任金管會主委之後,外界應該已經「適度修正」對蔡政府任命金融人事的標準了。

雖然這次的更換官股銀行董事長,未必如一些批評者所認為的那麼「不堪」,但基於台灣的政黨輪替已經過3次,算是成為常態化;那些政客與社會各界,是否該想清楚,訂出較明確的規範,確定到底這些上市的官股企業(也包括中鋼、中華電信等多家經濟部所管的公營事業),在政黨輪替後,應該是以「尊重股東會優先」(不能輕易更換人,必須等3年一次的董監事改選時才能換人),還是「政治任命」優先(原有前朝的董事長應該隨著政黨輪替下台換人),否則只是憑添未來的紛擾。

不過,政府倒是該注意一下後遺症問題。那些原本心裡就「不踏實」、帶著藍色的公營行庫董事長們,看到這次的人事大更動後,大概心中更難安;較輕微者是影響工作,較嚴重的是為了保官位,配合政策「配合過頭」、不敢對不對不合理的政策說不,可能為金融機構埋下未爆彈。行政院該注意及儘快處理這個問題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