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胃口很大!想靠疫苗外交增加中東影響力 專家批合作生產是短視近利

2021-04-09 18:10

? 人氣

中國國藥集團在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上展示其研發的新冠疫苗。(美聯社)

中國國藥集團在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上展示其研發的新冠疫苗。(美聯社)

由於歐美國家開發的COVID-19疫苗價格較高,且被富裕國家搶購一空,使得中國有機會拓展疫苗外交,目前近50國獲中國捐贈疫苗,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馬來西亞、印尼3國更與中國國藥集團及科興簽訂合約,以在中國境外產製這2家公司研發的疫苗,《南華早報》9日稱,中國可藉此再擴大疫苗外交範圍。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關注中國外交政策的新加坡國立大學學者莊嘉穎(Chong Ja Ian)表示,中國在阿聯和印尼建立疫苗生產線,可更靠近非洲、中東、東南亞地區的中國疫苗「可能使用者」,「這些條件確實有助於落實與提供疫苗有關的外交努力」。國藥集團(Sinopharm)3月和阿聯42集團(Group 42)簽約,4月起生產疫苗。

另外,印尼國營藥廠Bio Farma已與科興(Sinovac)簽約,現正在分裝自中國進口的疫苗階段,而馬來西亞的發馬製藥公司(Pharmaniaga)也和科興簽約,先取得現成疫苗,目標是在馬來西亞生產;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2日稱,馬來西亞是第2個在中國境外生產科興疫苗的國家。

中國疫苗外交。新冠肺炎疫苗。印尼獲得中國提供的新冠疫苗。(美聯社)
中國疫苗外交。新冠肺炎疫苗。印尼獲得中國提供的新冠疫苗。(美聯社)

中國疫苗外交「胃口很大」

國藥集團和科興研發的疫苗獲得中國官方核准使用,也是中國進行疫苗外交的主要來源,《南華早報》稱,目前僅阿聯、土耳其、匈牙利批准使用國藥集團的疫苗,馬來西亞、印尼、泰國、菲律賓等國則同意使用科興的疫苗。這2家中國藥廠研發的疫苗,在世界衛生組織(WHO)還是審核階段。

不同於歐美製藥公司主要在所在國家生產疫苗,中國選擇和友好國家合作境外產製,不過英國藥廠「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也有開放在印度、南韓、俄羅斯生產,而俄羅斯研發的疫苗「史潑尼克V」(又譯衛星五號,Sputnik V)也在印度、南韓、中國、巴西及歐洲國家生產。

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副教授吳木鑾(Alfred Wu)認為,中國和阿聯簽約生產疫苗,目的是想拉近與阿拉伯國家的關係,因為傳統上這些國家和美國關係較密切,「中國想在中東建立地位和有影響力,這只是開始」,直言相較於歐盟和其他疫苗生產國,中國疫苗外交有「很大的胃口」。

阿聯想獲得經濟利益

國藥集團與42集團合作的生產廠設在阿聯首都阿布達比,所產疫苗名為Hayat-Vax,而Hayat在阿拉伯語是「生命」之意,計畫生產力為每年約2億劑。國藥、42集團也和阿聯另家藥廠「海灣製藥工業」(Julphar)合作小規模產量,預計每月產製200萬劑。

阿聯2020年12月批准使用國藥集團疫苗的國家,也是全球首個同意使用中國疫苗的國家,而42集團子公司G42 Healthcare參與疫苗第3期臨床實驗,其結果宣稱國藥集團的疫苗有效率達86%,但中國並未公布疫苗相關實驗數據資料。由於歐盟收緊疫苗出口規定,給了中國在世界各地拓展疫苗外交的機會。

喜歡這篇文章嗎?

簡恒宇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