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教育》媒體素養教育首應導正年輕世代的使用觀念

2021-02-08 05:50

? 人氣

筆者認為,除了在師資培育的課程裡加強外,教育部也應積極組成媒體素養教育的輔導團,讓教師在《108課綱》進行媒體素養課程時,提供教師專業的協助。(圖/取自Flickr)

筆者認為,除了在師資培育的課程裡加強外,教育部也應積極組成媒體素養教育的輔導團,讓教師在《108課綱》進行媒體素養課程時,提供教師專業的協助。(圖/取自Flickr)

數位網路時代帶來了五花八門的資訊,這些內容不像傳統的大眾媒體如電視、廣播、報紙,比較有嚴謹的查核機制。隨著社群媒體發展,散布假訊息、假新聞的現象則日益嚴重,甚至越腥辣的內容,越能衝高流量。特別是社群媒體的使用,已成為孩子新的「休閒娛樂」,這些資訊幾乎是唾手可得。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國外有研究探討兒童和青少年是否具備識別新聞真假的能力,有高達8成的學生是無法分辨。國內在2019年國發會曾對12歲以上的網路族群做調查,若收到無法斷定真假的訊息或新聞時會怎麼做?有44.9%不會查證,甚至26.8%的人坦言會轉發無法斷定真假的訊息或新聞。若長期曝露在這些假訊息中,會產生焦慮及對社會的不信任感,使學生身心健康帶來嚴重傷害。

臉書已成為假新聞、仇恨訊息的溫床,而且規模已龐大到無法管制(AP)
臉書已成為假新聞、仇恨訊息的溫床,而且規模已龐大到無法管制(資料照,AP)

媒體素養納108新課綱

更何況這些似是而非的內容,不僅讓人難以辨別,它還潛藏著血腥、暴力等描述。「兒童福利聯盟」在去年針對網路霸凌現況做調查,發現近7成的兒少曾在社群媒體裡看到恐怖、血腥、暴力、色情等不當內容;甚至有47%的兒少曾經涉入網路霸凌事件,近3分之1兒少曾網路霸凌他人,這些影響容易造成孩子沮喪、對人際社交互動感到憂慮與緊張,甚至出現自我傷害的念頭。

日前「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提出《網際網路視聽服務管理法》草案,將治理範圍延伸至網際網路視聽服務,或許在強化業者自律的部分能得到些改善。但面對如此大量的媒體資訊時,如何才能提升學生識別訊息真假的能力,並能理性的使用媒體?為此,教育部在108年新課綱的核心素養3面9項裡,將「媒體素養」納入,其中1個項目訂為「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內涵指「具備善用科技、資訊與各類媒體之能力,培養相關倫理及媒體識讀的素養,俾能分析、思辨、批判人與科技、資訊及媒體之關係。」以此依照學生個體身心發展狀況,各階段教育訂出不同核心素養的具體內涵。

20201021-NCC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配圖。(顏麟宇攝)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NCC)日前提出《網際網路視聽服務管理法》草案,將治理範圍延伸至網際網路視聽服務。(資料照,顏麟宇攝)

內容含糊 定位不明

這樣的內容,看似含括整個科技、資訊、媒體3大領域,卻出現幾個問題:課綱裡核心素養的「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項目,到底指的是什麼?光是媒體素養本身的「素養」是要用「素養」(competency)還是「識讀」(literacy),就有2派的說法。現在又結合科技與資訊,是要培養「科技」、「資訊」、「媒體」3種素養?還是「科技資訊」和「媒體」2個素養?又或是「科技資訊與媒體」1種素養?(有傳播學者也對此質疑)

再從內涵說明來看,「具備善用科技、資訊與各類媒體之能力」比較像是讓學生去操作、運用科技及資訊方面的媒體,那麼「培養相關倫理及媒體識讀的素養」就讓人搞不懂了,這裡的「相關倫理」指的是哪些倫理?若「識讀」和「素養」是不同意涵,「媒體識讀的素養」指的又是什麼?

本篇文章共 1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45

喜歡這篇文章嗎?

諄筆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