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同志紀錄片前進奧斯卡!她拍下母親埋藏30年心聲:為何想殺死父親?

2017-09-21 16:10

? 人氣

《日常對話》拍下的,不只是一段30年來從未和媽媽好好進行過的母女對談,也是導演藏在心裡多年的童年創傷。(取自日常對話 Small Talk臉書)

《日常對話》拍下的,不只是一段30年來從未和媽媽好好進行過的母女對談,也是導演藏在心裡多年的童年創傷。(取自日常對話 Small Talk臉書)

為何一部導演拍下自己女同志母親的紀錄片,能在與《再見瓦城》、影帝吳慷仁主演的《白蟻》等強片廝殺中勝出,代表台灣角逐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這部電影《日常對話》拍下的,不只是一段30年來從未和媽媽好好進行過的母女對談,也是導演藏在心裡多年的童年創傷,是社會逼她們開不了口。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如果殺人無罪,她第一個要殺的就是父親!」

曾獲柏林影展泰迪熊最佳紀錄片、也在2016年金馬獎被提名的《日常對話》,拍下的是導演黃惠偵的最心碎童年,與母親一生的遺憾。

導演黃惠偵在10歲時跟妹妹一起被母親帶著離家出走,母女3人相依為命的日子裡,母親總是板著一張冷臉、看似對女兒冷漠,黃惠偵也曾經非常討厭母親。直到拍攝《日常對話》尋訪母親親友,才知當年她要離家出走的真相,以及這些年來的辛勞。

「如果殺人無罪,她第一個要殺的就是父親。」黃惠偵的父親是喜歡賭博、遊手好閒之人,母親為了生活必須帶著女兒出去牽亡魂賺外快,回家還時不時被丈夫辱罵。她曾想過一個人走,卻放不下兩個女兒。

離家出走後,母親常聽聞丈夫拿著一把刀到處尋找她跟女兒的下落,她在擔心受怕之時,還是不得不堅強,賺錢、家務一肩扛,養大2個女兒──這些,都是黃惠偵那個看似冷漠的母親,30年來默默忍受的。

而黃惠偵沒告訴母親的,是幼時爸爸常要她摸他的「那裡」、甚至要她用嘴巴「幫忙」,她最無法原諒小時候母親要她跟父親一起睡覺。直到拍攝《日常對話》,母女兩人30年來埋在心裡的那些怨懟、無奈,終於釋放出來又和解。

「這個社會曾讓我以為,必須仇恨母親才是正常人」

黃惠偵也曾經無法接受母親的性向,在2016年婚姻平權公聽會時也說過:「這個社會曾經讓我以為,我必須仇恨我母親才是一個正常的人。」但在了解母親生在那個「男大當婚,女大當嫁」時代的無奈、看見母親與女友的愛與扶持後,她釋然了。

透過拍攝《日常對話》,黃惠偵明白自己的誕生是屈就於社會壓力下不得不的結果,她在電影裡問母親:「如果時間可以倒流、可以再選擇一次,妳還會結婚嗎?」而母親一秒果決回答「不會」。

黃惠偵拍下的不只是母親的無奈,也是過往同志受到的壓抑,電影上映後好評不斷、獲獎無數,而現在,《日常對話》又將代表台灣角逐奧斯卡獎。

鏡象電影總監孫宗瀚表示,奧斯卡每年都會邀請各國提名,台灣則由文化部組成評審團,在去年10月1日至今年9月30日上映的電影中選出,而《日常對話》是在今(21)日早上收到代表的消息。

雖然過去台灣報名奧斯卡的電影如《賽德克.巴萊》、《冰毒》、《刺客聶隱娘》等皆未獲獎,《日常對話》作為第一部代表台灣前進奧斯卡的紀錄片,值得期待。

喜歡這篇文章嗎?

謝孟穎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