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買氣真熱?購屋信心創7年最佳,5大面向看是「裝熱」還是「真熱」

2020-08-11 12:10
房市買氣真的回來了嗎?從建商推案量也可檢視房市是否正熱。(新新聞提供)
房市買氣真的回來了嗎?從建商推案量也可檢視房市是否正熱。(新新聞提供)

「你應該知道的是:最近一直常聽到『景氣上升』、『房市買氣回來了』,買氣究竟是真的回來了,還是另有原因?本文從五個面向檢視現在的房市是否正熱,並探究是什麼原因影響現在的市場買氣。」

「景氣上升」、「房市買氣回來了」,這些話大家最近是不是常聽到呢?但,買氣真的有這麼好嗎?

據房地產業者調查,3成民眾看好Q3房價,足足是Q2的兩倍!還是7年來購屋信心指數最高的一次,究竟真實狀況如何?樂居帶你一探究竟!

房地產到底熱不熱,我們可以從民眾的信心、建商的看法、政府的統計數據,來做第一波的觀察。再搭配網路搜尋熱度、門市的成交狀況,看看這些表現,是不是真的很熱。

 一、民眾看法

房地產業者調查,原本只有15%民眾,看好Q2房價往上走,但隨著疫情穩定,已經有30%民眾看好Q3房價,看跌的民眾則縮減了20%,顯示民眾信心大幅上升。

可從民眾信心、建商看法、政府統計數據,以及網路搜尋熱度、門市的成交狀況,加以檢視房市是不是真的很熱。(圖/作者提供)
可從民眾信心、建商看法、政府統計數據,以及網路搜尋熱度、門市的成交狀況,加以檢視房市是不是真的很熱。(圖/作者提供)

二、建商動作

從建商推案量來看,今年Q1推案量,高達2709億元,相較去年2020億元,年增幅34%,推案量大增,顯示建商看好房市。

今年Q1推案量,較去年增加689億,年增幅34%,代表建商看好房市發展。(圖/作者提供)
今年Q1推案量,較去年增加689億,年增幅34%,代表建商看好房市發展。(圖/作者提供)

三、政府數據

受到疫情影響,台經院公布的營建業營業氣候測驗點,1月到4月,逐月下跌,不過疫情控制得宜後,5月不僅終止連4跌慘況,還大躍升重返高點,代表營建業景氣回升。

據台經院統計數據顯示,5月的營建業營業氣候測驗點躍升重返高點,代表營建業景氣回升。(圖/作者提供)
據台經院統計數據顯示,5月的營建業營業氣候測驗點躍升重返高點,代表營建業景氣回升。(圖/作者提供)

四、房地產網站流量

根據房地產網站流量,樂居科技,從今年1月到6月,流覽量成長77%,同時間591網站流量也呈現成長趨勢,顯示民眾對房地產關注度,持續上升。

樂居科技、591網站的網站流量皆呈現成長趨勢,代表眾對房地產的關注度持續提升。(圖/作者提供)
樂居科技、591網站的網站流量皆呈現成長趨勢,代表眾對房地產的關注度持續提升。(圖/作者提供)

五、房仲門市實體交易量

房仲業者每個月公布,全台門市交易量,疫情嚴峻期間,實體交易量和去年相比,都是負成長,直到5月台灣疫情趨緩後,房市交易回溫,交易量大幅上升,重回成長軌道。 (相關報導: 大家都喊自己是豪宅!10大縣市豪宅最高價差近7.5倍,究竟誰是炒出來? 更多文章

5月隨疫情趨緩後,房市交易量大幅上升,重回成長軌道。(圖/作者提供)
5月隨疫情趨緩後,房市交易量大幅上升,重回成長軌道。(圖/作者提供)

從前面5大面向,都顯示出台灣房市持續升溫。

因為你,我們得以前進,你的支持是我們的動力
更多文章
高市長補選各陣營衝刺 綠營:陳其邁將持續強調投票光榮感、促返鄉投票
蔡英文是務實或投機?陳文茜、趙少康同台激辯驚呼:我看他快打我了
新冠肺炎》沖繩2死非重症病患,醫師:疫情最可怕在病毒驟變
共機越過海峽中線擾台 國防部罕見強硬回應:我軍防空飛彈部隊全程監控!
別等到家人七孔流血才後悔!黃軒醫師:捨不得親人離世、堅持不拔管,可能會讓他產生嚴重後遺症
孩子生病或學校因傳染病停課免驚 產險業者推「小孩照顧險」解決父母的煩惱
黎智英被捕》美國副總統彭斯:侮辱全球熱愛自由人士
「無症狀者」恐成疫情隱憂 王世堅提3點喊冷靜:若如此,應早就大量爆發
蘋果躺著也中槍!美國封殺微信,iPhone恐成輸家…川普會來真的嗎?
如何追到正妹?日本精神科醫師教你這一招,原來竟一點也不難
蔡桃貴是真人版《楚門的世界》嗎?他曝機捷生日展背後真相:其實是場「淡出」預告!
藍營民調》8成民眾支持入境普篩 陳宜民:有「外交泡泡」為何沒有「經濟泡泡」?
美國國務卿龐畢歐:共產黨人對世界運行有不同看法,川普要確保下個世紀不被威權中國管治
華爾街日報》柯達遭控「不當行為」 政府暫停223億元貸款影響股價急跌
米克拉輕觸南台威力減弱中 專家提醒仍須注意降雨狀況
打造全方位數位銀行有成 永豐獲ABF三大殊榮
疫苗開發需逾1000億美元!譚德塞呼籲各國投入更多資金
美國衛生部長:台灣抗疫成果應被世界認可 吳釗燮:艾薩來訪傳遞強力訊號
蔡英文被叫成「習總統」?資深口譯劉傑中這麼說
宜蘭設服務處有感國5「每逢佳節被塞爆」  邱臣遠拋解方
監守自盜!中校涉竊取6000片口罩 後備指揮部重話回應了
韓國瑜要不要幫李眉蓁站台?謝龍介給答案了
美台成立組織取代WHO?楊志良:會成為全球大笑話
高鐵再賣萌!聯名卡娜赫拉周邊商品,2個月業績破全年4成
美日政要來台免隔離,小明們卻不能回台?律師怒嗆陳時中:政治淩駕防疫專業
為360萬棄台大短視近利?網一語揭殘酷真相:到底誰才不懂
印度國防》莫迪砸8兆推「印度自力更生」計畫,禁101種武器進口
米拉克颱風掃過台灣海峽!全台各地風雨影響一次看
「美衛生部長來訪是外交突破!」連勝文籲蔡英文及所有官員隔離14天
比南海更危險 AIT前處長包道格:4大區域中台灣最可能突發危機
台中購物節「消費熱度分析圖」出爐 消費集中這幾區
蔡英文接見美衛生部長 詹長權盼艾薩明白「台灣若有疫苗具戰略意義」
「此患不除,香港不寧!」國務院港澳辦:黎智英是「反中亂港分子」代表性人物
風評:哀香港─台灣必須發出強烈訊號!
趙春山觀點:對美「超前部署」—中共「戰略退卻」
烏凌翔觀點:美國用「乾淨網路」打擊中國,效果如何?
吳程遠觀點:外交以禮貴人,勿排華賤己
董事長失蹤、公司高層跑光光…昔日股后康友-KY到底發生什麼事?
朱淑娟專欄:事業廢棄物管理何止是謊言而已
陳永興專文:走一條別人不走的路,白天顧病人下班辦雜誌
閻紀宇專欄:如何為超級強權對決的冷戰畫下句點?一位國際關係智者的寶貴經驗
觀點投書:中國只敢打新訓旅?
觀點投書:看不出有針對性的舟山海域防禦性演習
余杰專欄:習近平的第三次革命能成功嗎?
觀點投書:厲害我們的立委,連貪污也能超黨派合作
觀點投書:防疫不容破功,蔡政府的外交禮遇宛如走鋼索
觀點投書:老師存心考倒學生有時會踢鐵板
觀點投書:陳其邁沒學到教訓,噁心的大人「邁擱來了」
將每段歷程轉化為自己的生涯資產,你也有不怕時局巨變的本事:《工作最重要的投資》選摘(1)
黎智英父子遭逮捕 林志潔:港版國安法不是紙老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