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坤良專欄:西班牙小鎮「露天劇場」與戲劇博物館

2017-04-20 06:50

? 人氣

戲劇博物館的黃金志工解說。(李明俊提供)

戲劇博物館的黃金志工解說。(李明俊提供)

西班牙占據北台灣的十六年(1626-1642),是這個全球殖民帝國十六、十七世紀黃金年代的尾聲。與西國殖民時期的輝煌史相比,戲劇史平淡許多。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西班牙戲劇跟其他歐洲國家一樣,始於中世紀教會儀式中的唱詩發展起來的宗教劇──包括取材耶穌和聖徒傳奇的神祕劇,宣傳宗教與道德的奇蹟劇,和從道德教化轉而批判社會的道德劇。這是希臘、羅馬上古劇場沉潛數百年之後,才逐漸出現的戲劇型態,以敷演聖經與聖徒、耶穌事蹟為主,舞台在教堂內外,演出型式與教會活動有關,而後逐漸與民間歌舞、遊戲結合,成為群眾性的娛樂,其中宣揚天主教的「聖禮劇」,在教會主導下成為地方年度最重要的表演節目。

戲劇博物館的黃金志工解說。(1).jpg
戲劇博物館的黃金志工解說。(李明俊提供)

「聖禮劇」中牧人的情節被演員兼劇作家恩西納(Juan Del Encina,約1468-1529)擴大成牧歌劇,戲劇效果逐漸強化,丑角的作用也愈加重要。聖禮劇的世俗化呼應當時反封建、教會和禁欲主義的意大利文藝復興與人文主義運動而生,肯定個人自由與價值,追求現世幸福。

台灣人對西班牙戲劇所知有限,能夠聯想到的也許只有文學家兼劇作家的塞萬提斯(Miguel de Cervantes,1547-1616),多數人知道他並非因為戲劇,而是《唐吉訶德》(Don Quixote)。馬德里廣場有紀念塞萬提斯逝世三百年塑立的銅像,旁邊是《唐吉訶德》小說人物。

在塞萬提斯的家鄉阿爾卡拉德赫納雷斯(Alcalá de Henares)有以他命名的廣場及雕像,《唐吉訶德》小說裡描述的路線及景物,包括風車、客棧等都成為熱門景觀,非常的文創產業。去年(2016)是他逝世四百周年,西班牙政府還大肆慶祝,支持政府部門和民間機構舉辦紀念活動。

我上個月的西班牙之行,不是專為塞萬提斯而來,主要目的之一是參觀馬德里郊區小鎮阿爾馬格羅(Almagro)的國立戲劇博物館和「露天劇場」。在一個涼爽的清早,從下榻的馬德里市中心旅館,坐兩個多小時的車子,自自冉冉來到這個15和16世紀極為繁華的小鎮,石砌的地面加上來自北歐的建築和拱廊、柱廊,見證了它昔日的光彩。主要廣場北邊的大師宮殿(Palacios de los Maestres),原作為管理宮殿的男修士和騎士的住所,十九世紀之後,產權移到私人手上,最後被拆除走入歷史。

「露天劇場」石砌的後台通道.jpg
「露天劇場」石砌的後台通道(李明俊提供)

阿爾馬格羅市議會在1950年代初開始重建大師宮殿,修建工程進行時,一個原不受注意的建物空間竟是近乎完好無缺的舞台結構,鑑定是「露天劇場」舊址,因而被指定為歷史建物保存,並依原型復原。一九九四年,市議會將大師宮殿所在地規劃成現代博物館,以蒐集、展示西班牙劇院展演形式和戲劇起源。這座博物館佔地面積2213平方公尺,空間包括三層展廳、圖書館、地下室和夾層的倉庫,上層樓和塔樓的辦公室,以及一個用於臨時展覽活動的舊修道院,於2004年開幕。

喜歡這篇文章嗎?

邱坤良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