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機器時代》(3)-技術性失業

2014-08-22 02:34

? 人氣

機器人能作的事越來越多,學者為其帶來的「技術性失業」爭論不休。(取自網路)

機器人能作的事越來越多,學者為其帶來的「技術性失業」爭論不休。(取自網路)

我們看到整體經濟的大餅不斷成長,但有些人(甚至其中大多數人)的生活,可能因為科技進步而過得更糟。由於人力需求下降,尤其對非技術性勞工的需求下降,薪資也隨之下滑。但科技發展真的會帶來失業嗎?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我們不是最先提出這個問題的人。事實上,兩百年來,大家一直激烈爭辯這個問題。1811年至1817年間,由於第一次工業革命發明的紡織機威脅到紡織工人的工作,一群英國紡織工人在某個羅賓漢般的神秘人物內德‧盧德(Ned Ludd)率領下,大肆破壞,搗毀工廠和機器,引得英國政府出手鎮壓。

經濟學家和其他學者在盧德運動中看到一個廣泛而重要的新模式:大規模的自動化進入職場,影響人們的薪資和就業前景。學者很快分裂成兩個陣營。人數眾多的一派辯稱,雖然科技進步和其他因素絕對會導致某些工人丟掉飯碗,但資本主義的創造性本質將會為他們開創更好的機會。因此失業只是暫時的現象,不是什麼嚴重問題。約翰‧貝茲‧克拉克(JohnBates Clark,頒給四十歲以下傑出經濟學家的獎項就是以他為名)在1915年寫道:「在高度動態的實質(經濟)中,總是會出現失業勞工。想讓失業完全消失,是不可能的事情,也不是正常狀況。經濟必須持續跨步向前,才能保障員工福祉,而這樣做的時候,難免會引起暫時性的勞工失業。」

接下來那年,政治學家威廉‧ 萊瑟森(William Leiserson)進一步延伸這個論點,將失業形容得有如幻象:「失業大軍並不是真的失業,他們就好像在消防隊等待警鈴響起的救火員,或蓄勢待發、等待召喚的儲備警力。」簡言之,資本主義的創造力需要仰賴準備就緒的充裕勞力,而勞工來源正是因前一波科技進步而失業的員工。

凱因斯對於勞工的情況是否會真的好轉,就不是那麼有信心了。他在1930年發表的文章〈我們孫輩的經濟前景〉(Economic Possibilities for our Grandchildren),雖然抱持大致樂觀的看法,卻明確表達出第二派的立場,即自動化可能導致永久性失業,尤其是如果愈來愈多的工作不斷自動化的話。他的文章超越當時經濟大蕭條的困境,提出預測:「我們正飽受一種新疾病所苦,有些讀者可能還沒聽過它的名字,但未來幾年將會一再聽到,那就是『技術性失業』。也就是我們發現如何節省人力的速度,快過為勞動力找到新用途的速度,因而導致的失業。」經濟大蕭條時期失業延長的現象,似乎證實了他的想法,但後來失業情況終於舒緩。接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不管在戰場上或大後方,都出現大量的勞力需求,技術性失業的威脅從而消退。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