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機器時代》(4)-造成永久性失業?

2014-08-23 02:40

? 人氣

華生電腦在問答比賽中的勝利,被認為是人工智慧的一大勝利。(取自網路)

華生電腦在問答比賽中的勝利,被認為是人工智慧的一大勝利。(取自網路)

凱因斯卻不同意這樣的觀點。他認為長期而言,需求不會完全無彈性。也就是說,雖然(依品質調整後的)價格愈來愈低,我們卻不見得會消費更多商品和服務,反而會因為已充分滿足了需求,而選擇減少消費。他預測,如此一來,將導致工作時間大幅減少,甚至每週只工作十五小時,而且只需愈來愈少的勞動力,就能生產人們需要的所有商品和服務。不過,我們很難把這類技術性失業視為經濟問題。畢竟在這樣的情境中,人們花愈來愈少的時間工作,是因為需求已獲得充分滿足。大家擔心的不再是關乎稀少性的「經濟問題」,取而代之的是更吸引人的問題:我們該拿大筆財富和大把的閒暇時間怎麼辦。據說亞瑟‧克拉克(Arthur C. Clarke)曾表示:「未來的目標是充分失業,如此一來,我們才能好好玩樂。」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凱因斯更關心短期「失調」的現象,因此我們接著就要談談有關技術性失業的第二個較嚴肅的論點:我們的技能、組織和制度跟不上科技改變的步伐。每當科技剷除了某種類型的工作,或甚至整類技能的需求都消失不見時,勞工就需要培養新技能,找到新工作。當然,這些都需要時間,而在這期間,勞工就失業了。樂觀派仍然認為這是暫時的現象。隨著創業家開創新事業,勞動力也漸漸調整完成,經濟終究會找到新的平衡點,恢復充分就業。

但假如整個過程要耗費十年的時間呢?萬一到時候,科技又再度轉變了呢?這正是里昂提耶夫在1983年寫下那篇文章時心中的憂慮,他推測,許多工人最後可能面臨永久性失業,落入曳引機發明之後馬匹的命運。我們一旦承認,勞工和組織都需要花時間適應科技轉變,情況就很明顯了,科技進步的速度加快,可能導致差距擴大,提高技術性失業的可能性。科技快速進步固然能創造龐大財富,延長人類壽命,但也要求人與制度都更快適應變化。所以,在此要對凱因斯說聲抱歉了,長遠來看,我們可能還沒死,但我們仍將需要工作。

關於技術性失業的第三個論點可能最令人感到不安,因為它不只是暫時性的「失調」。我們在第八章和第九章都曾詳細討論過,由於近來的科技大躍進,透過偏向技術人力的科技變動、偏向資本的科技變動,以及贏家全拿的市場上眾多超級巨星,出現了許多贏家和輸家。社會上對某些類型的工作和技能,不再有那麼多的需求。在自由市場上,價格會調整到足以恢復供需平衡的地步,的確,美國已有數百萬勞工的實質薪資下跌。

基本上,對某些勞工而言,達到供需平衡點的工資可能是每小時一美元,即使其他勞工可以拿到數千倍的薪資。大多數先進國家的人民都不會認為每小時一美元的工資足以維持生活,也不預期我們的社會會讓人民在飢餓的威脅下接受這麼低的工資。更何況,在極端的贏家全拿的市場上,平衡的工資可能是零:甚至即使我們願意免費唱「Satisfaction」這首歌,大家仍然寧可花錢聆聽滾石樂團主唱米克‧傑格(Mick Jagger)的版本。在音樂的市場上,米克‧傑格現在可以把他的歌聲複製許多數位版本,來和我們競爭。幾近零的工資根本沒辦法餬口。如果我們夠理性的話,就會設法尋找其他演出機會,而且不斷尋找、尋找、尋找,而不是一味仰賴幾近於零的工資來維持生活。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