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憂中國科技侵犯隱私?美國也一個樣!智慧音箱可能偷聽了你的對話

2019-12-17 14:13

? 人氣

為了改善智慧音箱技術,傳出有大量語音受到人工審查。(圖為Amazon Echo/數位時代)

為了改善智慧音箱技術,傳出有大量語音受到人工審查。(圖為Amazon Echo/數位時代)

自2014年亞馬遜發佈智慧音箱Echo以來,亞馬遜Echo、Google Home和Apple HomePod…等電子設備已經銷售了數百萬台。科技公司皆表示智慧音箱只有在用戶啟動時才會錄音,但事實上我們可能一直在被竊聽。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隱私語音遭到人工審查

彭博報導,Ruthy Hope Slatis曾經在一間為亞馬遜轉錄音訊的檔承包商工作,擔任職稱為資料助理的零時工,她和同事需要聽取隨機交談的片段,並記下聽到的每個單詞。一開始,Slatis認為自己所聽取的片段來自有酬勞的測試人員,然而,她很快地發現事情並不是如此。這些語音片段中包含著用戶親密時刻的錄音,而且時常聽到一些私人資訊。其他零時工表示,自己聽過孩子分享了他們的家庭住址和電話號碼、聽到一名男子試圖訂購性玩具,甚至聽到一名晚宴客人大聲地想知道亞馬遜當時是否正在偷聽。用戶往往只是開玩笑,但其實完全不知道自己正在被偷聽。

現今有四分之一的美國人有購買智慧音箱。目前以亞馬遜為主流,據報導,使用者已經購買了超過1億個Alexa設備,而且在物聯網蓬勃發展的時代,麥克風存在於手機、智慧手錶、冰箱、電視、SUV…等大大小小的電子產品中。諮詢公司Juniper Research估計,到2023年,全球智慧音箱的年市場規模將達到110億美元,語音控制設備將達到約74億個,相當於地球上的每個人都擁有一個設備。

蘋果iWatch開始測試應用程式。(美聯社)
在物聯網的時代,有越來越多設備裝置了麥克風。(圖為iWatch/美聯社)

面對如此龐大的規模,即使科技公司有確實按照聲明,僅在用戶啟動時才錄製音訊,也仍會出現另一個問題,無意間捕獲到用戶聲音。像是命令以外的背景聲音,或著因為不小心啟動而錄製。

蘋果表示,只有不到0.2%的Siri請求需要進行人類分析。曾帶領開發團隊的Siri聯合創始人Tom Gruber說:「實際上,我們要處理的很多都是噪音,並不是說機器打算錄製某些聲音,這只是某種意義上的概率問題。」。現在蘋果每月需要處理150億條語音命令,若以0.2%計算,代表光是一個月就有3000萬條語音命令需要人工處理。

今年夏天,一家Google承包商向比利時廣播公司VRT NWS分享了1000多個使用者記錄。這家媒體能夠根據使用者所說的話來肉搜,這讓那些被查明的用戶感到震驚。而且記錄中有10%是因為設備錯誤地檢測到啟動詞,在未經使用者同意的情況下進行錄音。

與Siri功能相近的Google Assistant。(美聯社)
與Siri功能相近的Google Assistant。(美聯社)

想保護個人隱私?主動選擇不共用資料

在相關新聞報導不斷爆發後,這些大型科技才做出調整。Google暫停了人工轉錄,蘋果開始允許用戶刪除他們的Siri歷史記錄並可以選擇不共用資料,亞馬遜允許Alexa使用者選擇不進行人工審核,Facebook和微軟在其隱私政策中添加了更明確的免責聲明。

儘管透過人工審核來進行資料收集和分析,一直是改善產品最直接的方法,但這也嚴重侵犯了用戶們的隱私。在還沒有足夠數據讓人工智慧聰明到能自己架構模型前,恐怕還會有更多人力加入語音審核的工作中。

喜歡這篇文章嗎?

陳暘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