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紫宸觀點:亞洲.矽谷─口號領先,誘因薄弱

2016-09-27 06:50

? 人氣

行政院記者會說明亞洲矽谷方案。(行政院直播畫面)

行政院記者會說明亞洲矽谷方案。(行政院直播畫面)

有別於其他四大創新產業,亞洲矽谷是台灣從未發展的想法,必須啟動,幾件關鍵的事情要做。首先,亞洲矽谷目前以大桃園作為核心區域,台北和新竹為其衛星輻射區域,亞洲矽谷要做到連結美國矽谷,希望能夠跟美國矽谷的創新,美國矽谷的投資,美國矽谷的人才有點對點的直接合作。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第二個就是要做為智慧矽谷的試驗區域,政府會在這個設定為亞洲矽谷的場域,要求研發型法人以及企業提出智慧城市、智慧醫療、智慧交通、智慧電網等示範。地理上集中示範是很好的想法,成功之後再擴散,但實務上其實是需要擺平不同的勢力,執行上不難想見會有一些困難存在。

再來,亞洲矽谷重要的核心技術就是物聯網,不論是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或智慧電網,都需要物聯網全方面的知識和設備。物聯網設備指的是裝置設備具有蒐集資訊的能力以及與其他電腦設備交換訊息的能力,然後電腦做出判斷以後,下達指令告訴人類該做什麼事。這種具有感應跟溝通的節點可能需要成千上萬,並在設置的地點進行生物感測、光學感測、電子感測、聲波感測等,大批的資訊就像是螞蟻雄兵一樣,集中到電腦等待判斷,然後再針對處理完的資訊進行處理。簡言之,先集中片段資訊,判斷完再分散成片段處理。

以前從未有一個大的實體上的試驗,最多就是學校智慧化形成一個智慧校園,相對簡單、地點單一且使用人數有限;可是亞洲矽谷設定在桃園,桃園有將近三百萬市民,大數據 Big Data 形成一個大挑戰 Big Challenge。

最後亞洲矽谷想做到的目標是提倡青年創業,希望年輕人集中到桃園,應用物聯網、智慧城市、大數據創新,所以亞洲矽谷將會在當地設立延伸性的教育,讓大學即將畢業學生在最後一年可以有創業延伸的教育。

機制上的邏輯基本是由青年來創業,然後經過天使基金、創投基金等挹注資金,再加上地方學校的育成中心、資深技術人士加以協助,最後變成上市、上櫃公司。目標希望做出 100 個上市櫃公司。

不過我認為亞洲矽谷要落實,有一些關鍵問題要先思考。新竹有科學園區、有工研院、有交大、清華,台北有創新育成中心、台大、台科大、北科大,整個創新育成的能量想移去桃園,得先有理由或誘因存在。創新一定會跟科技產業和頂尖大學,甚至創新型消費者連在一起,否則的話,今天也可以設定台東為亞洲矽谷基地,但是即便投入兩兆,台東也不太可能變成亞洲矽谷。桃園雖然介於新竹跟台北(含新北)之間,可是新竹跟台北在創新或者科技產業的基礎都比桃園強,所以桃園要在兩強之間整合,還得看兩強的企業、人才、大學等願不願意配合。

甚至有人會認為新竹比桃園更適合作為亞洲矽谷基地,結果現在政策底定在桃園,最終會不會變成資源分散的破壞者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說到底,如果亞洲矽谷的誘因機制僅靠獎助金補助、場所提供等,我認為對於創新產業幫助根本不大。網路上有人批評亞洲矽谷的計畫虛而不實,我覺得確實有這樣的嫌疑,方向很好,但是根基薄弱,解決方法亦嫌薄弱。

*作者為工研院院長室 資深特別助理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