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山胞」到「原住民族」:原住民族正名25週年

2019-07-26 18:16

? 人氣

國民大會第一次修憲,原權會代表前往陽明山中山樓抗議。(照片翻攝自臺灣原住民族正名25周年主題特展展覽手冊)

國民大會第一次修憲,原權會代表前往陽明山中山樓抗議。(照片翻攝自臺灣原住民族正名25周年主題特展展覽手冊)

遠在大航海時代,西方海船來到台灣的時候,這裡並非不毛之地,而是擁有南島語系多個民族、具備悠久文化智慧的傳承之地。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然而就在許多移民從中國進入台灣之後,這群台灣原來的主人,卻被冠以「蕃」、「山胞」等帶著歧視及殖民的名稱,日治時代甚至在官方文件出現「生蕃」、「熟蕃」字眼。這樣的情形一直到1984年,開始有人主張要把當時的名稱「山胞」,正名為「原住民」,這是台灣原住民族正名運動的一個開端。

發起正名運動 開啟原民權利推動新頁

三十多年前從事原運的現任原民會主委夷將˙拔路兒表示:「當時我們不但被稱為山胞,而且還分平地山胞、山地山胞,將原住民稱呼為山胞就是將原住民視為要同化的對像,完全不尊重原住民的主體性。」

夷將˙拔路兒向國大代表葉金鳳(左起)楊仁煌、何耀寰等說明目的。(照片翻攝自臺灣原住民族正名25周年主題特展展覽手冊)
夷將˙拔路兒向國大代表葉金鳳(左起)楊仁煌、何耀寰等說明目的。(照片翻攝自臺灣原住民族正名25周年主題特展展覽手冊)

於是1984年12月29日,一群原住民知識分子成立「原住民族權利促進會」,掀起原住民擺脫汙名、捍衛權益的第一波浪潮,他們希望透過這個原住民自己決定的名稱,做為自我認同與擺脫汙名的開始,進而要求社會接受原住民族才是這塊土地的主人,並拒絕殖民式的政策。1987年更發布「台灣原住民族權利宣言」,宣示原住民族的地位與權利。1991、1992年開始的幾次修憲運動,原住民族也希望能在修憲中為自己正名,可惜都未能成功。

1994年,民進黨將「原住民族正名與自治」列為憲改議題,隨後當時的李登輝總統參加「原住民文化會議」時,首次以國家元首的位階採用「原住民」公開稱呼。之後國民黨也將「山胞正名為原住民」列為修憲條文草案。1994年7月28日,國民大會三讀通過憲法增修條文,正式將「山胞」改稱「原住民」,這是原住民族正名運動的重大勝利。

各族群代表前往總統府表達抗議遊行之訴求。(照片翻攝自臺灣原住民族正名25周年主題特展展覽手冊)
各族群代表前往總統府表達抗議遊行之訴求。(照片翻攝自臺灣原住民族正名25周年主題特展展覽手冊)

後來,1997年第四次修憲時,更進一步把「原住民」修改為具有集體權屬性的「原住民族」納入憲法,替後續恢復原住民權益做好準備。為了紀念這一段歷史,政府明訂每年8月1日是「原住民族日」,並且在2005年7月31日,由當時的陳水扁總統在首次舉辦的「原住民族日」活動上正式宣布。

李前總統參加「原住民文化會議」,首次以國家元首的身分採用「原住民」的稱呼。(照片翻攝自臺灣原住民族正名25周年主題特展展覽手冊)
李前總統參加「原住民文化會議」,首次以國家元首的身分採用「原住民」的稱呼。(照片翻攝自臺灣原住民族正名25周年主題特展展覽手冊)

正名25周年 展現台灣多元族群能量

從1994年到2019年,原住民族正名運動已經25載,隨著台灣社會全面民主化及多元化,原住民的權益也日漸得到恢復與保障,將原住民的稱呼從「山胞」正名為「原住民」,不只是文字上的變化,而是要讓這塊土地的人民正視原住民在台灣這塊土地上的正確地位,也歸還給原住民族應有的尊嚴。過去二十多年來,原住民族努力爭取「正名、自治、土地」等權利,正名已經成功,而民族自治和保障土地權的願景仍在努力。

原住民族正名運動的歷史過程,是台灣社會共同的歷史記憶,我們向世人展現了:台灣作為一個多元族群、平等共榮國家的能力。

回首過去爭取正名的歷程,緬懷曾經數百年的原住民族被壓迫歷史,甚至遙想過去數千年在台灣這塊土地上,如此豐富多元而特別的文化,我們更堅定地要讓台灣原住民族擺脫「被決定」的客體,重新恢復「自己做決定」的主體,恢復原住民族作為台灣原來主人的地位和尊嚴。(原住民族委員會廣告)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