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轉思維鬆綁高教 吳思華籲青年:不要再覺得大學才可以學習知識

2019-05-26 08:20

? 人氣

20190525-前政大校長吳思華25日出席長風基金會舉辦的2019【突破論壇】高教鬆綁研討會。(簡必丞攝)

20190525-前政大校長吳思華25日出席長風基金會舉辦的2019【突破論壇】高教鬆綁研討會。(簡必丞攝)

在AI與網路的時代,台灣高等教育面對國際挑戰,要如何鬆綁轉型、翻轉思維?前教育部長吳思華,今日出席長風基金會論壇時表示,高教的行政思維要改變,要將管理邏輯改為創新邏輯,更坦言年輕人不要再覺得,在大學才可以學習知識,今天大學最後剩下的武器,就是這張文憑被企業界認可,但如若企業界幫忙,就沒問題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長風基金會、燃點公民平台今日聯合舉辦突破論壇,以「高教鬆綁」為題,由長風基金會董事長江宜樺主持,邀集前教育部長吳思華、Tutor ABC董事長楊正大、前建中校長陳偉泓、台大會計系學與香港城市大學會計系雙學位生鄧宜欣,擔任與談人。

20190525-長風基金會25日舉辦2019【突破論壇】高教鬆綁研討會。(簡必丞攝)
20190525-長風基金會25日舉辦2019【突破論壇】高教鬆綁研討會。(簡必丞攝)

江宜樺提到,近來正逢考試入學旺季,很多教育團體或相關專欄,在討論包括考試制度、科目、分發以及入學名額等,這些問題不是不重要,但這些問題已限制我們的想像力十幾年,十幾年來教改一直圍繞在考試跟升學制度上,但他表示,教育對他來說不止如此,有教育現場豐富的互動,還有體制外、體制內讓自己學習成長的機會,不是只限制在怎麼讓自己找到想要念的學校。

楊正大:教育裡最未被充分利用的是老師的才華,可透過互聯網解決

楊正大表示,教育裡有很多不效率,因為有很多稀缺資源,最稀缺的資源正是孩子的時間,時間一但過了就回不來,而每個孩子都不一樣,教育裡最難是因材施教,要知道孩子在家是一個樣,到學校一個樣,上英文一個樣,上數學課又是一個樣,而更困難的,是規模化的因材施教,但在AI時代來臨後,這些事都有可能。

楊正大談到,教育裡最沒充分利用的,則是老師的才華,試想一個老師高中3年帶一個班,教書30年生涯裡,他最喜歡的課,這輩子最多教10輪,這很可惜,每個老師都有擅長教、喜歡教的內容,若能在舞台上常常教,會是多大享受,但在現在在固定教材、固定課程下,很多事情都被犧牲了。

20190525-TutorABC董事長 楊政大25日出席長風基金會舉辦的2019【突破論壇】高教鬆綁研討會。(簡必丞攝)
20190525-TutorABC董事長 楊正大25日出席長風基金會舉辦的2019【突破論壇】高教鬆綁研討會。(簡必丞攝)

楊正大表示,要解決教育的不效率,就要透過互聯網把孩子的時間,跟老師的才華發散出來,讓每一個老師都可以教每一個學生,並記錄每個人的喜好,透過AI進行媒合,就可以做到因材施教,所以教育必須要共享,共享後可以釋放更多資源出來,真正的教育公平,是幫合適的學生找到合適路徑,他認為,全世界到最後應該就是一所學校,裡面的學生不用再針對哪一個課綱範本,而是可以針對自己的興趣學習,在未來,教育會是最大的共享經濟體。

吳思華:高教應調整思維,從管理邏輯變創新邏輯

吳思華則對於高教可努力方向指出,首先是調整行政思維,從管理邏輯變成創新邏輯,管理邏輯的順序是目標、策略、方案、考評,現在新創思維是想像、實作、試點、擴散,「我們能不能有更多的想像?有更多想像,才能有動能改變。」

吳思華指出,台灣現在最需要的,是教育創業家,要有一些人有新的理念主張,對未來社會有更多想像,他並呼籲要有教育創投基金,以及對教授、校長的資格想像要放寬,這樣教育創業家才有可能出現。

會後觀眾提問,大學的二一機制,是可能造成學生的限制,吳思華則坦言,「如果要大聲呼喊的話,就是說不要管大學了」,他呼籲,年輕人不要再覺得,要在大學才可以學習知識,社會上有太多機會,今天大學最後剩下的武器,就是這張文憑被企業界認可,但如若企業界幫忙,就沒問題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

吳尚軒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