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強震之後想到什麼─那些該作未作的事!

2019-04-19 07:30

? 人氣

地震提醒大眾國內「公老危」問題。圖為2016年台南維冠大樓遭強震震垮。(資料照片,美聯社)

地震提醒大眾國內「公老危」問題。圖為2016年台南維冠大樓遭強震震垮。(資料照片,美聯社)

周四花蓮出現規模6.1強震,雖然整體而言,全台受到的影響不大,但地震強度4的台北市出現有大樓傾斜。這次的地震,應該可再提醒政府與社會大眾,那些該作卻一直未積極作的事─解決「公老危」問題。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所謂「公老危」問題是指:有公共安全之虞、老舊、潛藏危險等之建物問題;在2016年台南的維冠大樓被地震震垮後,政府針對「公老危」提出補助健檢、強制拆除、協助都更等政策,當時也公告了土壤液化嚴重地區的資料。遺憾的是成效有限進度緩,社會也逐漸忘卻。去年花蓮一場強震,震垮幾棟樓,再次提醒社會遺忘多時、卻從未消失甚至未改善的建物安全問題。

台灣的「老公危」問題有多嚴重?根據內政部統計,全台超過800萬棟房子中,屋齡30年以上老屋就有380萬戶,占的比例大概45%左右;這些老屋中又有超過3成座落在號稱首善之區的雙北。如果單看台北市,平均屋年高達近32年,30年以上的老房子占全市比重超過6成(民間數據是已近7成),新北情況較好一點,30年以老屋比例約4成,其它如高雄、台南的老屋比例也都在45%上下。

討論老屋主要著眼點其實是在其安全問題;雖然不必有「老屋歧視」,把屋齡高的房子都打為危樓、必欲去之而後快,但不必否認的是:30-40年前的房子,因為當年的技術、法規等因素,確實結構可能不如後來者,特別是在九二一大地震後,國內的建築規範、法令都曾修改過,強化建物耐震結構安全係數與要求。因此,老屋難免被視為「高危險群」,要區分安全還是危險,唯一的辦法就是專業「健檢」,政府曾要推動老舊建物健檢,但民眾的配合、推動的速度與效率上顯然不足。

問題更大的則是後面的都更推動問題。國內早在近20多年前就已訂定都更條例,希望以都市更新方式讓老舊建物逐漸消失,而以更新、更安全、公共設施更充裕的新建物、新社區取而代之。都更不是以解決危險建物為目的,但卻會有此外溢效果。不過,問題是推動十多年下來,速度龜步化、都更成功案例少。

而為加速解決「公老危」問題,2017年新訂了《老舊建築物重建獎勵條例》,開宗明義就是「為因應潛在災害風險,加速都市計畫範圍內危險及老舊瀕危建築物之重建」,給予老舊建物改建容積率獎勵,必要時政府還可給予補助、融資貸款信用保證等。不過,縱然是「雙法齊下」,還是難以加速都更與老舊建物改建的進程。依照目前的推動速度,台北市長柯文哲就說過:都更全部完成要1000年的時間。

至於速度緩慢的原因,都更難搞與地主難整個、對釘子戶無計可施有關;老舊建物重建少,則是與政府的效率與魄力有關。賴清德院長任內,曾提出都更條例修正案,目的在「加速推動都更」。但只要缺乏政府強制介入機制、政府也不敢強制介入,最終還是要走上司法途徑,曠日廢時就難避免。老舊建物的處理,雖然法令賦予政府強制拆除權利,惟過去如文林苑等政府強拆引抗爭案例的教訓,也沒那個政府與官員會作此事。

不過,台灣每隔一陣子就會出現較大的地震,隱然就是老天給的警告。

加速都更與老舊建物改建,其實是一件「多贏」的事:民眾居住品質提升、安全得到保障,社會不必為強震比引發的建物安全擔憂,都市景觀得到改善等。甚至更現實的講,改建後的新屋價格大增,都能為民眾帶來資產利得;相較之下,老屋則是越來越不值錢,房地產業者的調查顯示,大部份人都不願買屋齡超過30年的房子,六都中願意考慮買30年以上老屋的比例只有1%到4%左右。

3年前的台南震災到後來花蓮震災,讓建物的「公老危」問題鮮明浮現,政府提出老舊建物重建條例、補助老舊建物健檢、修改都更條例以加速進程,不能說沒作事,但效率確實難如人意。這次花蓮6.1地震,只是再次提醒大家:加緊腳步、解決公老危問題,莫等出事後再檢討追悔。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