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龍頭都發不出現金股利,準備跟高利率保單說再見?揭開壽險業難解的3大困局

2019-04-10 10:24

? 人氣

壽險業去年匯損千億元,又調高宣告利率搶市,金管會主委顧立雄(面對鏡頭者)要求業者報告說明。(攝影/楊文財)(來源:商業周刊)

壽險業去年匯損千億元,又調高宣告利率搶市,金管會主委顧立雄(面對鏡頭者)要求業者報告說明。(攝影/楊文財)(來源:商業周刊)

從去年到今年第一季,台灣壽險公司的損益,比坐雲霄飛車還刺激。去年因股、債、匯市震盪,到12月底整體壽險業「淨值」損失及「攤銷後成本(AC)」項下未實現損失高達新台幣7,381億元,相當於高鐵造價的1.6倍,史上最慘。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但到今年初股市反彈,3月底,國泰、新光、中壽等壽險公司又指出,帳上的未實現「損失」,又逐步轉成未實現「獲利」。

7,000億元上下的震撼教育,嚇壞保戶,也嚇壞股東。台灣主要壽險公司,因去年匯損緣故,今年多發不出現金股利,股價跟著下跌。單以壽險龍頭國泰金為例,自3月21日至3月28日,市值就蒸發345億元。

但,你以為壽險風波暫告段落了嗎?其實藏在台灣壽險公司背後,是難以解決的三大關鍵困局,保戶恐怕再也沒有高利率的「超殺保單」可買,股東也不能再誤將壽險股視為「高成長股」。

困局一》新會計準則上路 賠錢賣高利率保單時代結束

第一個困局,是號稱「魔王級」的新國際會計準則IFRS17。安侯建業執業會計師鍾丹丹表示,該會計準則複雜度高,其中最重要的改變之一,就是保險業「損失要馬上認,利益要分年攤」。

簡單來說,現行的會計制度,保險公司向保戶收到錢,就視為收入,只須提存準備金;但新的會計制度,保險公司必須檢視每一筆保單的賺賠,賠錢要立刻列入虧損,賺錢則主要按照保險期間,分年認列。

所以,保險公司因擔心財報難看,將不願意再賣賠錢保單,「超殺保單」將可能銷聲匿跡,想買都買不到;而獲利也因切割成數年認列,難以出現爆發性成長。

困局二》金管會出手 靠外幣保單衝業績成效有限

為在新會計準則上路前搶市占率,又為避免匯損壓力,保險業者想出兩全其美的招數:從去年底到今年初,各家業者紛紛調高部分美元保單宣告利率,達到4%甚至以上,以高利率吸引保戶進場。

投資基本定律是:高風險,才有高報酬(高利率),但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只有2.4%左右,保險公司若不「涉險」,投資較高風險的商品,則做不到承諾保戶的4%利率。

因此,金管會主委顧立雄直呼「誇張」,直言宣告利率太高,要求各保險業者提出說明。

「台灣的確找不到4%的商品可以投資,但國外有!」壽險業主管指出。台灣保險業一窩蜂把錢放到國外,比率高達保費收入的近7成,目的就是賺取較高的報酬率,以及更好的流動性。

但台灣保險業者去年踢到了大鐵板,主因是前進海外投資的保單,大多是新台幣保單,也就是把新台幣換成外幣,再投資外幣商品,不但可能產生匯兌損失,還要付出避險成本。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