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進退維谷的風電國產化

2019-04-10 07:30

? 人氣

進退維谷的風電國產化,經濟部當思解套。(陳品佑攝)

進退維谷的風電國產化,經濟部當思解套。(陳品佑攝)

最近幾件事讓風電國產化出現爭議與問題,如果無法解決,可能讓局中的「玩家們」─包括經濟部、國外風電業者、國內供應鏈業者,全部卡住進退維谷。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根據雜誌報導,風電計劃中估計有千億元的海事工程相關項目,結果國內廠商拿到的金額只有區區數十億元,「被外商整碗捧去」。另一個是丹麥風電大廠沃旭遭經濟部認定國產化程度不足、產業關聯性審查未能過關,沃旭則指責政府過度嚴格要求。不論如何,利益相關的各方就是在所謂的「國產化」上產生爭議。

這個紛爭不容易談出對錯是非,因為不同立場、不同觀點能夠得到不同的結論。

對經濟部而言,當初風電遴選廠商時給出全球最高的20年保證收購價格,對外的說詞就是「風電國產化」,而且這套說詞是反覆對社會講,最後連小英總統也在講,說風電國產化會為台灣創造一個新產業等等。因此,經濟部如果不用力把關,不僅必然被外界重炮轟擊,連政治上都難對上級交代。面對白紙黑字寫著的招標規範、合約等,經濟部沒有不落實執行的餘地。

對開發商而言,為了要拿到標案而不得不作出國產化承諾,但骨子裡,對開發商而言,根本不介意國產化與否,「黑貓白貓能抓老鼠的就是好貓」,只要技術、品質、營建能量、報價等能符合要求即可。正常情況下,如果台灣有符合其使用的產品,反而應該是會考慮優先採用,不必捨近求遠。但問題是:如果技術與品質難達標準,怎麼辦?

在風電這種案例中,與一般承攬公共工程不同之處在:開發商並沒有太大的誘因用價格低但品質堪慮的產品,因為蓋好後開發商要自已經營、保養用來發電賺錢,用一個品質堪慮甚至不合格的產品,最後只是添自己麻煩、增加後續成本,甚至倒楣一點因基礎未打好,幾個颱風就掛點,開發商損失更大。

而這次的爭議點就在此,沃旭認為其水下基礎有半數已下單中鋼,但此工程有一定技術含量,非任何廠商都能接單,擔心再增加國產化會提高風險;經濟部則認為只要國內廠商仍有能量承攬就應下單,因為國產化的要求是「必作」而不是由開發商選擇性作。

坦白說。沃旭堅持供應鏈品質、減少風險的作法並沒錯,但碰上經濟部的「政治考量」,就難過關。這次的爭議可能雙方各退一步妥協後解決,但讓人擔心的是,類似的爭議是否會沒完沒了,出現在計劃中的各個細項中。

其實,早在經濟部提出國產化要求時,爭議與問題就已種下:短期內要完成如此龐大的風場,國內供應鏈沒有太多的學習曲線可走,壓縮國內廠商成為供應商的空間;而經濟部無知又錯誤的給出過高的躉購價格,為了合理化這個高價,官方必須更強調與堅守國產化的要求。事實上,如果國內廠商原本就有能力加入供應鏈,不論是否有國產化要求,開發商都有可能採用,至於最後是否採用則是兩造間的商業談判與行為。

但有國產化要求後,好像變成是政府的事,不是由兩造談判、廠商努力爭取而得;開發商要用那些供應商變成經濟部審查,而且唯一的標準是名為「產業關聯」的國產化,而不是技術與資格。這是一個非常奇特與畸形的作法。

而且,離岸風電涉及的海事工程,原本就是台灣較弱的一環;從設備到技術都不足以支應,而經濟部短期內就要完成大量的風電場,台灣的海事工程營建能量完全不足以應付,開發商要趕進度、早點讓現金入袋,當然就儘量找來歐美甚至中國的海事營建商。

風電國產化計劃的利益相關者確實都是進退維谷:官方如果在國產化上放水,不談政治後果,全球最高的躉購價格算是白給了;開發商如果在技術與品質上妥協、多引進台灣廠商達到經濟部要求的國產化標準,以後出事了大家一起倒楣;至於國內廠商,既期待咬下風電的餅,又怕未來沒生意而投資無回收。

解鈴還須繫鈴人,這個困境其實是經濟部自己創造出來的,對國產化放水固然不對,堅持執行作不到甚或後果嚴重的國產化教條,似乎也有問題;經濟部或許該思考如何解決不切實際的國產化要求了,畢竟,過去台灣沒有那個有全球競爭力的產業,是由政府用這種國產化要求建立起來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