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琦專文:紅色供應鏈:誰在供應?

2016-05-09 06:40

? 人氣

絕色供應鏈崛起威脅台灣的偨與產業(陳明仁攝)

絕色供應鏈崛起威脅台灣的偨與產業(陳明仁攝)

談紅色供應鏈多會提到2013年9月29日倫敦金融時報的一篇報導,標題是「中國公司打進蘋果的供應鏈」,全文未出現紅色一字。1個月後,天下雜誌熊毅晰的「紅色供應鏈,台商面臨的挑戰性」,為供應鏈加了顏色,很有創意。但誰在供應,又如何供應,引起很多討論。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有人提到它跟去年台灣IT業出口不振有關,也牽扯到台積電的赴陸投資,以及對岸紫光最近在台的併購。一般的反應從憂心忡忡,審慎以對,到紅潮來襲都有。其實在經濟發展的文獻中,如何在建立起消費財產業後,再發展後續的原料、零件業,一直是個熱門課題,值得一談。

聯鎖效果理論  這是由赫胥曼(A. O. Hirschman, 1958)首先提出(linkage effect), 又稱產業關聯效果。當時戰後開發中國家無不急著發展工業,但要先從那個工業著手,一直有爭論。聯鎖效果指出,任何一個產業的投資都會對上游原料、零件業(向後聯鎖),或下游加工業(向前聯鎖)提供投資誘因,而促成其發展。一般認為,向後聯鎖效果比較重要,因為國內已經有了需求,市場有了保障。所以產業發展應該先從向後聯鎖大的產業開始,也就是所謂的火車頭產業,像汽車、造船、建築業等。

這個理論有個很大的缺陷,就是許多消費產品的最後生產階段--組裝--不難,但生產這些產品所需的原料、零組件,或因為技術層次高,投資金額大,在產業發展剛起步時並不容易同時建立,必須依賴進口。問題來了,原來聯鎖效果強調的提供投資誘因,並不保證一定能實現。原先希望帶動國內相關產業發展的聯鎖效果,最後成了漏罅效果(leakages),都跑到國外去了。其實,這個理論跟國際貿易理論強調的,國家之間應依循比較利益來進行分工,正好相反。試想,如果一個國家所有產業的供應鏈都可以自己來,那就無需進口,也不必出口了。

第二次進口替代  聯鎖效果需要時間來逐步實現,就涉及另一個熱門課題,發展進口替代產業。開發中國家都進口很多民生用品,耗費大量外匯,那為什麼不自己生產?台灣在1950年代的產業發展也經歷過這個階段,還算成功。但接下來要不要接著再發展(第二次)這些民生產業的上游產業,也就是中間產品,像石化原料,鋼鐵,金屬以及各種電子、電機零組件?

台灣當時並沒有立即發展所謂的第二次進口替代產業,而是把當時已經建立起來的勞力密集民生用品加工業,在政策引導與外資積極參與的情況下,順利轉變成出口產業。所以在接下來的20年,台灣對很多原料、零件的進口不減反增。相對於同一時期許多拉丁美洲國家急於發展自己的供應鏈產業,台灣走的路平穩,快速。這要到了70年代後期,台灣整體製造業才開始降低對來自日本,美國進口原料、零件的依賴,而進入第二次進口替代時期。台灣的產業發展順序顯然成就較高。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