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今年4月收緊晶片出口管制,導致美國晶片大廠輝達專為中國市場打造的降規版「H20」AI晶片,無法出口至中國,然而,近期美國政策出現大轉彎,放寬對輝達與AMD降規版AI晶片出口中國的限制。對此,媒體人陳鳳馨直言,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成功地完成了一次重大的中美科技戰,最前沿的人,所做出來的突破,這個大概全世界都嚇壞了,然後也非常佩服黃仁勳能夠形成突破口,這一點是非常困難的事情。
陳鳳馨在節目《風向龍鳳配》提到,要中國科技依賴美國,這件事情黃仁勳非常成功說服了川普團隊,上上下下口徑一致,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按照幾個主要的白宮團隊來看,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跟財政部長貝森特出身於華爾街,華爾街其實不太接受科技依賴論,所以當盧特尼克說出「要讓中國依賴我們,這樣子就能永遠領先中國」,這就是重大的事情。
陳鳳馨說明,事實上,這次矽谷很多人之所以反民主黨,然後支持川普,有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對於前總統拜登的科技管制不滿,他們認為這樣子會限制科技發展,因此支持川普,這件事上面看起來,至少技術管制無用論,反而是要讓對方依賴美國技術,那麼美國就可以一直跑到前面,對方就不會發展出自己的技術,這個說法現在成功說服川普團隊。
輝達H20晶片會解禁的第二個原因,跟華為成功有關。陳鳳馨表示,華為的AI晶片藉由不同於輝達的途徑成功了,華為的昇騰910B裡面所透露出來的整個路徑,跟原本輝達設計的CUDA系統完全不一樣,這就符合了華為創辦人任正非所說的:「單一晶片部分,華為沒辦法彌補先進製程不足的困擾」,所以單一晶片發展不過,這件事情華為是沒辦法解決的,既然短期沒辦法解決,他採取的就是用數學來彌補物理,也就是用演算法來彌補單一晶片的不足,然後用堆疊來彌補單一晶片不足,同時用非摩爾來對抗摩爾,這就牽涉到先進封裝,當然華為做了一些這部分的改善,主要就是利用在光原子運用能力上面的強項,來解決這個問題。
陳鳳馨接著表示,前面說技術依賴這件事情,原本對白宮來說可能還半信半疑,可是當華為AI晶片成功之後,整個劇情急轉直下,一時之間,發現黃仁勳說的是對的,如果不開放,就會讓中國培養出自己AI晶片的巨頭,然後完全取代輝達,甚至於可能採取不一樣技術架構後,在國際上面開展,最後用國際包圍美國的方式,反而會讓美國失去了先機。
陳鳳馨指出,技術依賴、華為成功,這個是從技術對技術上面來看這件事情,但第三個原因就是「稀土換晶片」,這一點其實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承認了,他說要H20放寬這件事情是在倫敦會議時已經談定,說穿了就是稀土換晶片。
陳鳳馨續指,那麼第四個原因是川普本人,現在中美之間到底是要對抗還是談判,關鍵點其實還是在領導人的意志,現在看的出來,一方面稀土確實卡住了美國的脖子,所以短期之內,美國必須跟中國合作,否則稀土的管制,不只是對於軍工產業產生影響,對高科技與汽車產業的生產也造成重大影響,更重要的是,川普本人即將跟中國領導人習近平見面,希望能夠跟習近平達成一個great deal(偉大的協議)充滿了信心,而且興致非常高。
陳鳳馨引述外媒報導指出,在整個白宮團隊或內閣團隊當中,常常在談到中國議題的時候,發現最不鷹派的人就是川普,所以川普拍板定案,這件事情跟他急於要跟習近平見面有很大的關係,究竟他心裡想的偉大協議是什麼?「我認為川普心裡頭還沒有一個完全的底案,對於川普而言,他要的就是大市場、大交易、然後大筆金額,所以對他來說最好的結果當然是跟中國談出大交易。」
更多風傳媒獨家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