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人口反噬,是少子化與高齡化外另一道文明危機

2025-06-22 05:25
少子化的衝擊不只顯現在私校倒閉潮,更有青年人對未來失去期待,選擇消極反擊這個讓他們失望的世界。(資料照/柯承惠攝)
少子化的衝擊不只顯現在私校倒閉潮,更有青年人對未來失去期待,選擇消極反擊這個讓他們失望的世界。(資料照/柯承惠攝)
目錄

全球的人口結構威脅,不能只看待表面數字,許多更有殺傷力的底層數據被忽略了,就像是只處理體外創傷,而體內出血未及時化解,將可能造成致命的危險。

人口不只是減少,也在反撲?

當我們談論「人口危機」時,常停在少子化與高齡化的指標變化:生育率逐年下降、平均年齡逐漸上升、老年撫養比節節攀升。但我想提醒社會一個更危險卻被忽略的現象:人口反噬(demographic backlash)。

這個名詞在國際學界尚屬新興,但其精神已經深刻發生在台灣與亞洲的年輕世代中:年輕人不是單純「變少」,而是「集體失去動力」,用不婚、不生、不進場、不參與的方式,消極反擊這個讓他們失望的世界。

這,或許才是下一場文明危機的真實開端。

台灣:學習動能崩解的「未來焦慮症候群」

2024年台灣行政院主計總處報告指出,15至29歲青年勞動參與率為54.8%,已連續四年下滑。此外,根據104人力銀行2023調查,高達46.5%畢業三年內的大學生對「未來五年職涯無明確方向」。

案例一:阿文,26歲,畢業於某國立大學資訊科系。工作兩年後離職,目前居家「短期休息」,實際上已一年未再就業。他說:「以前覺得學寫程式有前途,現在看到AI取代、自媒體爆炸,我連競爭的勇氣都沒了。」他每天花數小時滑手機、打遊戲,並非懶惰,而是「不確定努力有什麼用」。

這不是孤例。根據2023年教育部統計,超過18萬名大學生就讀中輟或延畢,創歷年新高。我們正面對的,不是知識不足,而是學習失焦與目標缺位的結構性崩解。

日本:「隱形人」的無聲出走

日本政府於2020年公佈,全國有超過146萬名15至64歲的「隱蔽青年」(Hikikomori)。這些人並非失能,而是主動退出社會,選擇沉默抗議。

案例二:29歲的佐藤翔太(化名),高中畢業後曾短暫就職,但因為職場霸凌與過度加班,選擇離職後就再也沒有工作。他住在家中,與父母幾乎無對話,生活靠社群平台與遊戲維繫。媒體稱他們為「透明人」,因為在制度眼中他們不存在,卻以集體失語的方式挑戰社會規則。

在無緣社會中,人際連結瓦解,年輕人成為文明的「沉沒人口」,而不是建構者。

韓國:「地獄朝鮮」與MZ(千禧與Z)世代的自我放逐

韓國統計廳2023報告指出,青年體感失業率(未被官方統計的失業人口)高達23.1%。房價、教育內卷、性別對立等問題交織,讓韓國年輕人將國家稱為「地獄朝鮮」。

案例三:一位首爾大學社會系畢業生李智媛(化名),在TEDx演講中說:「我們不是沒有夢,而是夢想從沒獲得社會的容許權。」她選擇移居泰國,以打工換宿方式生活,她說:「我不是逃避,而是拒絕再為一個不給我未來的系統賣命。」

不婚不生的選擇在韓國尤為劇烈。2023年韓國總和生育率跌至0.72,全世界最低。這不再是家庭選擇問題,而是對整體未來的否定。

人口反噬的根源:失去信任的文明敘事

從台日韓的青年樣貌觀察,我們可以歸納出人口反噬現象的四大根源: (相關報導: 許詠翔觀點:遠見?從美債、少子化例子得知要認清當下都很難 更多文章

1. 過度競爭的教育體系:PISA報告指出,台灣學生學業壓力居亞洲前段班,卻對未來信心排名卻落後。台灣教育改革未曾跳脫「考高分即成功」的單一思維。

因為你,我們得以前進,你的支持是我們的動力
更多文章
觀點投書:僑委會比外交部更重要
呂政璋觀點:億萬豪賭or夢幻事業?揭密法國酒莊莊主養成實錄大公開!
陳文茜專文:兩個小時的「女王」巡禮:慢慢地遊盪,默默地接受消失
觀點投書:從館長出走談社群輿論的失衡與重建
觀點投書:軍備局擁雷觀機專利稱自製!瑞士原廠知情?侵權疑慮再現?
觀點投書:高齡駕駛不是破壞交通安全的原罪
罷掉六席藍營恐全面崩潰?鄭麗文示警投票率「低於五成」下場:國民黨一定全倒
「賴清德毫不掩飾對大罷免的支持」 江宜樺諷:這是另類台灣奇蹟
「總統非民選皇帝!」施正鋒點破大罷免真相:賴清德拉不下臉組執政聯盟
以伊戰爭下一步怎麼走?郭正亮揭以色列三大目標:想速戰速決
鹽水加小蘇打能防蛀牙?醫師公開配方:更有效的是這個成分
「民進黨殺不了我!」張立齊下跪痛哭連續嗑頭4次,「求阿嬤原諒不肖孫」
台積電慘了?美擬撤銷晶片廠對中出口豁免 學者提醒台灣要學會說1字
芒果旋風席捲台北!屏東獅子鄉《芒果狂想音樂節》圓滿落幕,屏東主場再續熱情
趙少康領軍戰鬥藍拚了!萬人上街反惡罷 盧秀燕:賴清德追殺在野只為一黨獨大
AI型農智慧耕耘座談會登場! 許智傑:打造港都智慧農業新面向
岡山運動中心正式啟用 陳其邁:北高首座全新運動中心 符合全齡需求運動空間
台灣感性發威!韓國旅客來高雄成長率居冠 臺韓觀光交流會大放異彩
歸還YouBike遺失皮夾 高市警協助菲國外籍生火速尋回
高雄下酒菜決選15家名店出爐!在地食材創意結合越式風味 高雄啤酒節7/4登場
博得滿堂彩!安倍昭惠夫人暌違兩年訪南 黃偉哲備多種芒果款待
彰化縣長王惠美21日率團前往丹麥哥本哈根參訪Amager Resource Center(ARC),一窺其結合垃圾焚化發電與社區休憩的創新設
台中觀光力 15家香港旅行社踩線看見中市新亮點
台中孕婦乘車補助7月上路 開放1週即破1300人申請
最強暑期親子電影院、場場抽好禮 「2025台中電影Fun-In季」6/27起巡迴開跑
夏季加盟展創業比賽培養新秀 AI.永續.健康成青年創業新關鍵字
旅宿不再Morning Call吃早餐!五星承億酒店推早午餐吃到飽
坦克已不是戰火上王者?黃介正曝一武器改寫戰爭模式:未來勝負很快決定
「國安問題不處理要我們的命!」黃介正曝台灣致命弱點:以伊戰爭恐是未來場景
中東越亂誰最賺?黃介正曝全球緊盯油庫咽喉:這2國樂見高油價
亞洲最大無肉市集千人參與 超強「食安守門員」技術首度曝光
賴清德在罷免熱潮下展開團結十講 徐巧芯火速趕往「戰場」:你好意思?
瑪莎拉蒂要被賣掉了?虧損達89億、銷量腰斬,路透點名「中國車廠」有望收購
藍委違規連署破15萬份!羅智強轟大罷免變大無效:檢方何時搜查民進黨?
喬治克隆尼可以、貝佐斯不行:同樣赴歐辦「世紀婚禮」,為啥威尼斯民眾不領情?
雲林人團結站出來!張麗善發起反罷免聯盟,堅定守護民主防線
車子停在路邊白線內,卻慘被開11張違停罰單!9900元充公國庫,警方揭違規原因
最髒蔬果「冠軍是它」!農藥殘留量最高卻一堆人吃,蘋果、馬鈴薯也上榜
美國與以色列並肩作戰,會讓伊朗的哈米尼政權垮台嗎?
小宮廟夾在住家間、人潮少,為何能屹立不搖?內行曝2大關鍵收入:其實賺很大
「賣房換2千萬」住高級養老院!公務員夫妻3個月後悔了,重新找房下場更慘
LINE不能用了!官方宣布「7月起收不到訊息」,2類人服務全部停止
最新妖股是它!10年0收入「市值破1兆元」股價狂飆48630%,連AI股都比不上
否認防空彈藥不足!以軍參謀長要民眾做好「長期作戰」準備,先動手是為生存自保
出國跟團要注意!「1疏忽」錯過班機行程泡湯,航空公司、旅行社都救不了
中國「只要這樣做」不戰而勝、直接統治台灣!最大罩門恐全球一起陪葬
1800元繳進國庫!今天起新交通執法啟用「違規加強取締」,很多人不知道慘收罰單
停車當下沒違規…他「事後收11張罰單」真相曝光!申訴不一定會過
10架F-16V空中加油飛台?退將嘆美國不賣台灣「真需要的」:恐變共軍靶子
薪水不輸醫牙電機!過來人曝「文組2科系」出路多收入高:好賺又不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