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區域間犯罪與司法研究所(United Nations Interregional Crime and Justice Research Institute, UNICRI)與聯合國反恐中心(United Nations Counter-Terrorism Centre, UNCCT)聯合發布最新安全評估報告,警告恐怖分子正積極探索利用AI技術進行大規模攻擊的可能性。報告指出,恐怖組織可能運用AI驅動的自主載具,包括汽車、無人機或水下載具,在人口密集區域發動致命攻擊。
這份於上個月公布的綜合性研究報告追蹤了21世紀恐怖組織對新興技術的採用模式。報告顯示,當代恐怖分子已成功整合無人機技術、虛擬貨幣交易系統和社群媒體平台等工具,用於策劃、資助和執行攻擊行動。
ISIS早期自駕車實驗曝光
報告強調,隨著人工智慧技術日益普及和成本下降,安全機構「必須保持領先地位,隨時準備應對任何可能涉及濫用人工智慧的情況」。專家認為,這種技術擴散將為恐怖組織提供前所未有的攻擊能力和隱匿手段。
報告詳細記錄了2016年敘利亞境內伊斯蘭國(Islamic State of Iraq and Syria, ISIS)製作的一段實驗性影片。該影片展示了ISIS成員測試一輛經過改裝的遙控自駕車輛,車內放置了擬真假人模型,營造出有人駕駛的假象,藉此規避安全檢查和監控系統。
根據情報分析,ISIS技術人員進一步研究如何模擬人體熱信號,計劃透過紅外線欺騙技術,讓熱感應安全系統誤判車內確實有活體駕駛員存在。這種sophisticated的反監控技術顯示恐怖組織正投入大量資源開發反制措施。
報告引用的情報資料顯示,ISIS內部已將自駕車技術視為替代傳統自殺炸彈攻擊的戰術選項。2018年,英國檢方在法庭文件中披露,兩名ISIS支持者曾密謀使用無人駕駛汽車在英國境內執行恐怖攻擊任務。
「回顧恐怖主義與車輛攻擊的悠久歷史,汽車自主性技術的提升對恐怖組織而言可能是一個極為有利的發展」,報告分析指出,「這將使他們能夠以傳統的遠端操控方式執行攻擊,而無需要求追隨者犧牲生命或承擔被逮捕的風險。」
聯合國專家團隊在報告中明確定義,自主載具威脅範圍涵蓋陸地車輛、空中無人機系統,以及水下自主載具如無人潛艇等多種平台。每種載具類型都具備不同的攻擊潛力和技術門檻。
微型殺手機器人技術展示
「從純技術角度分析,自主無人機甚至無人潛艇的開發和部署,可能比完全無人駕駛汽車在短期內更容易實現」,報告技術評估章節指出。主要原因在於無人機系統的程式設計師需要處理的環境變數相對較少,而且現行適用於無人機操作的法律監管框架相對簡化。
空中無人機系統特別令安全專家擔憂,因為它們具備3D移動能力,能夠繞過傳統的地面安全防護措施,直接攻擊建築物高層或其他難以防護的目標。 (相關報導: 槍手在街上掃射》雅加達恐怖攻擊11死17傷 伊斯蘭國坦承犯案 | 更多文章 )
報告特別提及美國非營利研究機構「未來生命研究所」(Future of Life Institute)於2018年製作發布的警示影片《Slaughterbots》。該影片以科幻短片形式展示了一個極端恐怖的未來情境:數百架搭載數克高爆炸藥的微型無人機群,運用先進臉部辨識技術,以蜂群戰術模式自主鎖定並攻擊特定目標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