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瓜向來被認為有助調節血糖與血脂,但市面上不同品種的苦瓜苦味差異甚大,常有人誤以為越苦就越補。農糧署特別澄清,苦味並不等於營養價值越高。事實上,各類苦瓜都富含維生素C、膳食纖維及低熱量,都是健康的好選擇。
苦瓜不是越苦越補!
農糧署在臉書粉專指出,苦瓜的苦味主要來自果實內膜中的葫蘆素和苦瓜素。台灣苦瓜品種多元,苦味從淡到重依序為蘋果苦瓜、白玉苦瓜、大青苦瓜,以及最苦的山苦瓜,各自適合不同料理方式,像蘋果苦瓜適合涼拌或燉滷,山苦瓜則適合煮湯或泡茶。

苦瓜怎麼煮才不會苦?農委會教簡單1招「秒去除苦味」
許多人因害怕苦味而不敢吃苦瓜,農委會在臉書分享秘訣,只要將苦瓜內膜徹底刮乾淨,苦味就能大幅減輕。營養師高敏敏也曾發文指出,想降低苦味,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在去除苦瓜籽時,把內膜刮乾淨,也可以在烹煮前,先汆燙或切薄片冰鎮。另外,苦瓜的顆粒越小、顏色越深,苦味就越重,因此怕苦的人建議選擇顆粒較大的白苦瓜。
農委會也分享「豆豉燜苦瓜」的做法,食材包括有1條苦瓜、1大匙蔭豆豉(一般的黑豆豉也可以)、適量蒜頭、適量辣椒、2大匙醬油膏 、200克的水、適量的鹽、1/2匙的糖。
先將鍋子燒熱後倒入油,放入苦瓜煎至表面呈現金黃色且微焦香,中心稍微變軟即可盛起備用。接著放入蒜頭和辣椒爆香,再加入蔭豆豉與兩大匙醬油膏,攪拌至醬汁濃稠。倒入約200克水,加入少許鹽巴和半匙糖,將先前煎好的苦瓜放回鍋中,快速拌炒均勻。蓋上鍋蓋,以小火燜煮五分鐘後,翻動苦瓜再悶煮十分鐘,即可完成這道美味料理。 (相關報導: 高麗菜別只會加蒜頭蝦米炒!農糧署教1招「鮮嫩爽脆又提鮮」,層次媲美熱炒店 | 更多文章 )
責任編輯/蔡惠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