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全球最高貴農地的悲歌

2019-03-26 07:20

? 人氣

台灣農地全球最貴,綠電政策讓農地到處種電,既拉高價格又影響農業、破壞生態。圖為屏東佳冬鄉大武丁抽水站前池浮動式太陽能光電系統。(資料照/屏東縣政府提供)

台灣農地全球最貴,綠電政策讓農地到處種電,既拉高價格又影響農業、破壞生態。圖為屏東佳冬鄉大武丁抽水站前池浮動式太陽能光電系統。(資料照/屏東縣政府提供)

這應該是台灣人的「共業」─擁有全球最高貴的鑽石級農地,高貴的農地不會讓台灣農業有前景;更讓人嘆息的是:蔡政府的各項政策正繼續推高農地價格、也把農業再推入深淵。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國內《蘋果日報》日前以實地採訪與大數據推出「鋤不動的鑽石田」專題,揭露台灣農地與農業的現況,讓外界印象最深的就是台灣平均每公頃農地就要價4800多萬,是8年前1500萬的3倍以上;撇開土地資源豐富的國家不談,即使與地小人稠的日本、荷蘭相比,也是十多倍以上。

這個價格等於年薪200萬工作24年的收益,有這個錢根本不必也不會來務農,天價鑽石農地代表的是:台灣農地已不再是農業生產的生產要素,而是獲取暴利、各方炒作的標的,蓋豪宅、工廠到處可見,有心務農的人,既買不起也租不起,農業發展成空談,鼓勵年輕人務農更成荒誕。

而其成因,有來自台灣長期的政商結構的因素─地方政客以規劃重劃區為樂,獲取鉅額土地利益;中央動輒搞大型徵收開發,台灣許多傳統企業更是建基在土地資本利益上;那種期待、或甚至主動「官商勾結」變更土地使用獲取暴利的作法,是帶動農地上漲的重要力量。

也有來自中期的錯誤政策因素,其中最關鍵者是李登輝執政末期,1999年以要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為由而修訂農發條例,開放農地自由買賣、新購農地亦可興建農舍的影響最大,當時的農委會主委彭作奎還因此作法「與其理念不合」而辭官。

結果已非常明確而惡劣,近十多年來,不論是大面積購買炒作農地,或小面積購地蓋豪華農舍者大增,又更加炒高農地價格。2015年馬政府末期,農委會曾經堅定的要堵住豪華農舍的漏洞,結果農業縣立委群起反對。

當時的農委會主委陳保基在立法院說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農舍將受管控的消息一傳出,前往農委會陳情的竟是全國不動產公會理事長,他問:「今天農地被變成一種不動產操作,為什麼會這樣呢?」數據上也看得出,農舍起造人屬「非農民」的比例高,特別是「台北的後院」宜蘭,超過6成為非農民。

開放農地的結果造成的扭曲是嚴重而難以回頭;農委會每年編列上百億的休耕補助,大概有接近一半左右落在非農民手上,有大地主型的非農民每年領走數百萬的補助;至於每年要吃掉500億元的老農津貼,更是充斥搭便車的假農民。

遺憾的是這幕「農地高漲,摧殘農業」的戲碼不但繼續進行中,甚至可說是「於今為烈」。

對引發農地上漲的主因農舍問題,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是說:「不是不處理,只是有優先順序」;未來是否會修法禁建,他的回答非常務實:「幾乎不可能修」。農委會缺乏撥亂反正的勇氣與能量也罷,但與此同時,外界看到的是蔡政府準備以「就地輔導」為名,給農地違建工廠來一次「大赦天下」。由過去的數據看得出,對違建工廠取締不力的縣市,增加的違建改多且同時拉高農地價格,甚至因此形成「群聚效應」。蔡政府要大赦農地違建工廠,只會更支持與拉高價格。

與此同時,外界也看到政府推動「綠電大躍進」,全台到處「種電」;從農民的反應看得出,說農地鋪上太陽能板可以「與農業共存」顯然不實,鋪上太陽能板的農地不再有光照,就不必再稱為農地了。這種破壞農地的政策,卻在政府推動、鼓勵下在全台進行。而因為種電收益較高,又拉抬農地價格,但問題是20年期限到後呢?是繼續種電嗎?農民還是廠商要出資?如果不再種電,可能恢復為良田嗎?

除了農地,其實外界也看到瘋狂種電,讓養殖漁業區地價高漲,原本的農漁民再也租不起反而要失業被「驅離」養殖區,獲利則全由地主與開發商享受。曾是桃園重要的地方特色與水土涵養的埤塘,紛紛被填平、破壞,蓋上太陽能板,也趕走了雁鴨。對這些大規模破壞農地、生態的行為,全部在非核發展綠電的目標下被合理化,政府不但不取締反而鼓勵,該發聲的環團也選擇沉默。

台灣出現全球最貴的鑽石農地,不能歸責於蔡政府;但已知有此問題,無能無膽痛下決心矯正過往錯誤也罷,竟在各種政策上繼續助長農地價格上漲、農地非農用、甚至讓真農民被驅離,那就是蔡政府不可原諒的錯誤了。

本篇文章共 1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45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